内容导航
本文来自超频网站(www.ocer.net),从超频网的文风中可以看到更多的幽默搞笑的风格,也算在新年让诸位网友开心一下。由于原文较长,在转载后又所删改,欲看原文者请直接到超频网站(www.ocer.net)进行观看。
新春伊始,在这里小编代表OCER.net全体成员祝广大OCer们新年快乐!今天我们为大家献上一篇总价值达50.8元人民币、10个品牌共计13个品种的牙膏导热能力大测试!
“用牙膏来当导热膏?拜托,你别搞笑了好不好?你当我真傻啊?兄弟,做人要厚道啊!哈哈哈哈……(一个跟头栽过去了)”。很好,我们的目的达到了:逗大家笑。看了标题可能很多人会觉得纳闷:OCER的编辑头壳是不是坏掉了?如果各位看官能在新春佳节看完了这篇文章嘴角能稍微向上地翘那么一翘,那我们费这份劲的心思就没有白费,您说对吗?这篇文字纯为博君一笑,没闲工夫的您就别看了啊,嘿嘿……
……………………………………………………………………………
2003年1月19日。奥地利国家图书馆的地下室。一张距今1700多年,写满了古怪的象形文字的古埃及莎草纸。用烟灰和树胶混合水制成的黑色墨水已然退色,但字迹仍依稀可辨。这份写于公元4世纪的草纸描述了一种“可以让您展开笑颜、用来亮白牙齿的完美粉末”,这些粉末经唾液稀释后,就变成“清洁牙齿的膏状物”:“1%盎司的岩盐和鸢尾干花,2%盎司的薄荷和20粒胡椒(1盎司约等于31克)”把这些东西碾碎混合就成了现在你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用品——牙膏的原型。
从1896年Colgate——高露洁生产出世界上第一支挤压管牙膏到现在,刷牙已经从早期一种奢华的行为逐渐提升成为一种素质文明的表现。而13亿的人口也让中国以牙膏年产总量将近40亿支的数字成为了世界第一大牙膏生产国。从今年10月10日的口腔医学发展战略国际研究会上获悉“近二十年来中国人口腔保健意识日渐增强,衡量口、腔卫生状况的基本指标——刷牙率,已从过去的百分之三十,上升为百分之七十”,其中城镇的达到85%,农村的达到50%,市场分析可以看到还有30%的人口没有刷牙使用牙膏的习惯,农村是一个等待普及的市场。中国农民有5亿,也就说还有2.5亿农民需要使用牙膏。牙膏,也算是见证了20世纪社会文明发展的百岁老人了。
其实呢,上边说的这些只是为大家讲述一下下牙膏的历史(也就是一堆废话)。下面我们进入正题。
牙膏,平常人只用它配合牙刷来刷牙,最多也就是在夏日里作为被某些细小蚊虫叮咬后止痒的工具,再夸张点也不过就是用来打磨打磨CD(还要挑粗颗粒的牙膏打磨)。而今天,这些牙膏在我们手里又多了一项新功能:充当CPU与散热器之间的导热介质——导热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