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发热量和能耗
为什么我要把我大学时的轶事抖出来呢?如果你看到了当今最流行的P4处理器其巨大的能耗问题,你就会明白物尽其用的宝贵含义了。最高端的P4处理器,其功率可以达到100w之巨。而且它的表面温度可要远远高于一个90w的灯泡表明的温度,我强烈建议你即使冬天再冷也不要拿它给你的双手来取暖,因为稍不小心就会把你烫伤的。另外,不仅发热量高的惊人,如此之高的耗电量也会在你每月的电费帐单上狠狠的划上一笔。试想一下如果你拥有了这样一款处理器,先且不说发热问题会有多严重,毕竟这个还不是很直观,单看你每月要多支付多少本来可以节省下的电费,你就知道现今的CPU发热和能耗问题有多严重了。我相信如果是爸爸妈妈们这样处处从实用出发的人来购买电脑的话,他们肯定不会只是为了看到测试分数能更多一些就去买更昂贵也更耗电的高端产品。
再者,我们来看一看是谁在使用这种高端产品。他们真正能使这些CPU的功能发挥出来吗?他们会去运行那种及其耗费内存资源的最新的微软操作系统吗?而他们又会充分利用windows的多任务操作吗?还有其它种种复杂的程序应用,他们都会用到吗?同样的情况在硬盘的使用中也在出现,不是说不推荐你使用磁盘阵列,但是当前的ATA硬盘能够完成的任务,何必要多此一举呢?还有就是集成显卡,nForce2和Radeon IGP 甚至是intel的Extreme集成显卡也能完成不少的工作了。不知你有没有察觉到,许多新出品的独立显卡都需要额外的单独供电,为此它们的电路板上都设置了以前不曾有的电源接口。它们也许能在3D效果上有所提高吧。但是相比之下显卡的功率也大幅度的提升,电能消耗也迅猛增长。
我所把持的观点就是,当今众多的电脑主机在能源消耗上大大超出了用户的实际需要。我在这里不会讨论产品的价格是否合理,因为芯片产业发展到目前的程度,消费者已经不必为省几个钱而去选择低性能的产品了。我记得当我购买第一台家用电脑时,我付出了3000多块美金换来了一台运行频率为8 MHz的286 电脑,这还不算接下来为了使这台电脑得以应用而添置的各种软件的费用。
没过几年,我又花了更多的钱购买了一台486DX-33。此后,为了更快的运行频率,我又把主机换成了Pentium,不过没过多久,这个处理器又成了系统性能提升的瓶颈。随后intel推出了Pentium Pro,从此,业界对CPU运行频率的膜拜就开始了,各种软硬件厂商纷纷推出更新的产品来适应更高的主频,同时这种状况也促使CPU的主频不断提升,从而形成了一个循环。
现在,你可以只花很少的钱就购买到一款诸如Celeron或者 Duron这样的低端处理器,它足以帮助你完成日常的办公需要,尽管同时还有其它的部件在阻碍着CPU的性能发挥。现在人们往往将这样的一台主机用作基本用途,就好像在80年代,如果你买一辆韩国的现代汽车,那么你的目的显然只是将它作为代步工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