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的抗锯齿方式为“Jitter-Free Anti-Aliasing”的核心技术,能大幅增强GPU的Anti-Aliasing功能,具有“Supersampling”引擎,以软硬体双重结合的方式根除现有架构的问题,确保FPS的表现。

CPU:Inte Pemtuim4 1.6GHz 内存:KINGMAX 256M DDR CL2.5
硬盘:Maxtor 金钻7代 40G 主板: 华硕845E
显卡:铭瑄GF4 MX440 64M DDR SIS Xabre 64M DDR
光驱:台电16X DVD 冠军版II代
软件环境
System:Windows 2000 SP3 英文版 DirectX 8.1b英文版
Driver:Nvidia 30.82 WHQL 雷管驱动官方正是英文版

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 Xabre的单纹理填充率测试成绩并不太理想,而多纹理测试时却有超过MX440的性能表现,另外环境凹凸贴图测试的结果Xabre也比MX440 慢不少。以及在其他游戏DEMO测试中的良好表现,Xabre的性能可以说比MX440略胜一筹。
随着深入测试,我们发现Xabre的渲染深度似乎有些不足,在GeForce4 MX440显卡的对比画面中,Xabre400渲染的深度不足,画面的颜色偏向黄,部分需要渲染的部分并没有进行细节的处理,只是进行了模糊处理,尤其在脸部表现比较明显。在进行抗锯齿测试时,边位锯齿也是模糊处理,而且很明显在2XAA时对比NoAA和4XAA要“虚假”得多,而MX440的得分虽然要低一些,不过画质表现度总体还是令人感到比较满意。
作者:也许这就是NV现在的图形加速卡设计思想,运用更多的新技术从而获得更加细腻和真实的画面。而SIS的产品策略显示是先从速度上压倒对方。因此在很多情况下,许多DIY用户还有媒体都是用CPU模式来衡量显示卡。这也就是我为什么事先声明现在的主流(技术)显示卡不是用来跑分的缘故。
仔细解读上面的测试结果不难发现,SIS在315时代即有的毛病在今天已有大幅度的改善,在反映GPU D3D性能的3DMARK2001上面,SIS表现十分优秀,甚至超越了GF3 Ti200,这对SIS来说是绝对值得骄傲的。不过在反映OpenGL性能的的游戏和专业软件测试过程中,Xabre 400表现就不如MX440了。很明显,Xabre400 64M DDR的市场定位在那些对游戏要求不太刻薄,价格低廉的用户。而相对比MX440显卡的用户来说,对游戏玩家来说究竟是选择速度还是选择画质就完全凭借个人喜好了。
铭瑄观点:
这篇文章其实只是一个讨论,因为最近听到很多朋友总在问:什么样的显示卡可以跑3DM到1万分。实际上我觉得这个没有意义,如果你要4XS AA,又要32BIT Z-BUFFER,3D MARK2001想跑很高的分是不可能的,但是关掉所有特效用最低分辨率来跑分,似乎又让我们失去了买高品质显示卡的意义。当我们追求频率,追求更真实更震撼的画面时,现在我们要牺牲的就是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