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ZDNET 10月13日北京消息 最近中科院计算所完成了“龙芯”CPU 的IP(知识产权)改造工程,并向国家IP核库提出入库申请,正式提交了相关文件和数据。这标志着“龙芯”IP在其产业化的路程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国家IP核库项目由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CSIP”)主持建设,以丰富的IP核资源为依托,可为IP用户提供IP检索、IP设计资料下载等基本服务及与IP相关的增值服务,IP用户可以通过VPN 远程使用CSIP的设计资源,同时可以进行IP 的评估及验证。 CSIP的负责人表示,国家IP核库将在IP供应商和IP用户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SoC 设计工程师可以在这里以最短的时间找到符合设计需求的IP核,并跟IP供应商建立联系,缩短Time-to-Market时间。
此次入库的“龙芯1 号”微处理器IP核,是在已经流片并在多领域成功应用的“龙芯1 号”处理器基础上,对功耗、面积和性能等各方面进行改进而得到的高度灵活可配置的,可使用于更广泛领域的处理器内核。此内核在软硬件测试环境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可以安全地集成到用户的设计中。
在中科院计算所向CSIP国家IP核库提交的数据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龙芯”IP的高度可配置性及其提供的仿真加密模型。用户可以根据应用的需要定制龙芯处理器IP,同时采用业界主流的verilog 仿真器与龙芯仿真模型无缝衔接,实现cycle 级的精确仿真。此次“龙芯”IP入库后,国家IP核库的会员可在近期通过VPN 进入CSIP的远程设计环境,使用龙芯1 号处理器IP.
CSIP表示将在近期推出的IP验证平台上优先采用“龙芯”CPU ,并向用户重点推介“龙芯”IP,全力推动“龙芯”IP早日走上产业化之路。(国家IP核库网站的网址:http://www.csip.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