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CD产业概况
显示器是人与机器沟通的重要界面,早期以显像管(CRT/Cathode Ray Tube)显示器为主,但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各种显示技术如雨后春笋般诞生,近来由于液晶显示器(LCD)具有轻薄短小、低耗电量、无辐射危险,平面直角显示以及影像稳定不闪烁等优势,在近年来价格不断下跌的吸引下,逐渐取代CRT之主流地位,显示器明日之星架势十足。
LCD产品介绍
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的显像原理,是将液晶置于两片导电玻璃之间,靠两个电极间电场的驱动,引起液晶分子扭曲向列的电场效应,以控制光源透射或遮蔽功能,在电源关开之间产生明暗而将影像显示出来,若加上彩霞色滤光片,则可显示彩色影像。
何谓液晶
液晶于1888年由奥地利植物学者Reinitzer发现,是一种介于固体与液体之间,具有规则性分子排列的有机化合物,一般最常用的液晶型式为向列(nematic)液晶,分子形状为细长棒形,长宽约1nm~10nm,在不同电流电场作用下,液晶分子会做规则旋转90度排列,产生透光度的差别,如此在电源ON/OFF下产生明暗的区别,依此原理控制每个像素,便可构成所需图像。
液晶分子形状子构造 |
|
液晶显示原理
在两片玻璃基板上装有配向膜,所以液晶会沿者沟槽配向,由于玻璃基板配向膜沟槽偏离90度,所以液晶分子成为扭转型,当玻璃基板没有加入电场时,光线透过偏光板跟着液晶做90度扭转,通过下方偏光板,液晶面板显示白色(如图左);当玻璃基板加入电场时,液晶分子产生配列变化,光线通过液晶分子空隙维持原方向,被下方偏光板遮蔽,光线被吸收无法透出,液晶面板显示黑色(如图右)。液晶显示器便是根据此电压有无,使面板达到显示效果。
液晶配列显示原理图 |
|
LCD面板结构
在厚度不到1公分的LCD面板中,看似轻薄短小,其实内部包含二十多项材料及元件所构成,不同类型LCD所需材料不尽相同,基本上LCD结构如同三明治般,在2片玻璃基板内夹者彩色滤光片、偏光板、配向膜等材料,灌入液晶材料(液晶空间不到5×10-6m),最后封装成一个液晶盒。
TEL-LCD产品结构图 |
|
LCD产品种类
根据液晶驱动方式分类,可将目前LCD产品分为扭曲向列(TN/Twisted Nematic)型、超扭曲向列(STN/Super Twisted Nematic)型及薄膜晶体管(TFT/Thin Film Transistor)三大类,以应用产品数量来看,近10亿台LCD应用产品中,TN型产品占7成左右,STN型占2.5成,TFT型仅占0.5成;若以产值来看,因TFT产品价格高,产值占LCD七成左右。
各种LCD产品比较
项目 |
TN |
STN |
TFT |
驱动方式 |
单纯矩阵驱动之扭曲向列型 |
单纯矩阵驱动之超扭曲向列型 |
主动矩阵驱动 |
视角大小(可观赏角度) |
小(视角+30度/观赏角度约60度) |
中等(视角+40度) |
大(视角+70度) |
画面对比 |
最小(画面对比在20:1) |
中等 |
最大(画面对比在150:1) |
反应速度 |
最慢(无法显示动画) |
中等(150ms) |
最快(40ms) |
显示品质 |
最差(无法显示较多像素、解析度较差) |
中等 |
最佳 |
颜色 |
单色或黑色 |
单色及彩色 |
彩色 |
价格 |
最便宜 |
中等 |
最贵(约STN3倍) |
适合产品 |
电子表、电子计算机、各种汽车、电器产品之数字显示器 |
移动电话、PDA、电子辞典、掌上型电脑、低档显示器 |
笔记本/掌上型电脑、PC显示器、汽车导航系统、背投电视 |
LCD发展沿革
1、TN型商品化开发:
1980年初TN-LCD商品大量上市,主要被用在手表、时钟、电子计算机、电话、传真机及一般家电用品的数字显示,目前单纯矩阵驱动的TN型产品以小尺寸黑白文字显示类LCD为主。
2、STN商品化时期:
1986年液晶技术提升,STN型液晶显示器朝向大型化高对比的商品开发,被广泛应用在信息处理机、笔记本电脑、文字处理器等文字、绘图电脑用品,后来因TFT型显示器兴起,STN逐渐退出大型化产品,目前以移动电话、PDA、掌上型电脑、汽车导航系统、电子辞典等高品质之中小尺寸电子显示为主。
3、TFT商品化时期:
1985年主动矩阵的TFT彩色液晶显示器开发成功,至1992年10英寸的大型化商品量产,液晶显示器市场因此快速成长,TFT-LCD因反应时间快,显示品质较佳,适用于大型动画显示,被广泛使用于笔记本电脑、电脑显示器、液晶电视、液晶投影机及各式大型电子显示器等产品。
LCD产品制造工艺流程
LCD产业结构
LCD产品制造涉及光学、半导体、电机、化工、材料等各项领域,上下游所需技术层面极广,所以少有单一厂商能从材料到成品全部都做,因此各领域分工明显,上游材料包括玻璃基板、ITO导电玻璃厂、偏光板、彩色滤光片、光源模块、液晶、半导体制造工序所需光罩,液晶驱动IC、印刷电路板(PCB)等;中游则集合各材料,制造LCD面板,提供给下游应用厂商使用,由于下游应用产品众多,所需面板规格几乎都不相同,需根据产品切割面板尺寸,因此LCD面板较没有规格产品;下游应用产品种类众多,从各式家电、消费性、信息、通信及工业产品,只要是需要显示的器具,都需使用LCD产品。
|
LCD产业结构图 |
|
产业性质
1、景气循环快速的新兴产业。
1993年之后日本LCD大厂纷纷扩大产能,使1995年下半年生产量大于市场需求,价格大幅滑落50%,但由于缩小了LCD与CRT(传统显像管)价格差距,促进LCD产品推广,1996年便引发了新一波需求高峰,在日本厂商持续扩厂,加上韩国大企业急起直追之下,1997年底后进入另一波供大于求,直到1998年第四季开始复苏,由于LCD朝大尺寸发展,生产线由6片12.1英寸面板改为4片13.3英寸,产量赶不上需求,价格向上攀升长达一年之久,然而由于去年以来日韩扩厂,台湾新厂商加入,今年LCD价格已自高峰急速滑落,LCD秋意已浓。
2、高技术资本密集产业
LCD产品制造涉及光学、半导体、电机、化工、材料等各项领域,上下游所需技术层面极广,技术障碍颇高,而由于成本竞争考虑,大型化面板产能规划已不可避免,因此设厂成本愈来愈高,投资规模快与芯片厂无分轩轾,例如台湾广达转投资生产TFT-LCD的广辉,林口一厂投资金额约550亿台币,可谓极度高资本密集产业,资金取得已成为重要课题。
3、材料种类繁多复杂、占产品成本比重大
LCD材料横跨光电、半导体、印刷制造等技术,不但种类多且领域不同,在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占整个成本约六成左右,因此若要确保原料来源及控制成本,必须深入经营,或采取策略联盟,或以转投资方式涉略,台湾因1998年后LCD面板厂商大举进入,创造了上游材料庞大商机,有志厂商逐渐进入。
TFT-LCD成本结构
以第三代生产15英寸LCD面板来看,在所有材料成本中,以彩色滤光片所占比例最大,占所有成本比重达26%,其次为依序为半导体驱动IC,占成本比重达19%,其他重要材料包括光源模块、偏光板、玻璃、工程材料等,显示器的主角液晶由于用量少,占成本结构比例极小,在产业中反而不是那么重要。
15英寸TFT-LCD材料成本结构 |
|
4、全球LCD上游材料由日本独占
由于日本进入LCD产业甚早,又研发拥有许多制造技术专利,不仅领先韩国、台湾厂商,大部分的LCD材料连欧美大厂都无法与之竞争,占成本比重最重的几个项目,包括彩色滤光片、驱动IC、背光板、偏光板及玻璃基板等,日本厂商的占有率皆在8成左右,控制了主要关键零部件,自去年底以来,便因驱动IC大量缺货,没有稳定货源的LCD面板厂商,严重被耽误出货进度。
全球LCD材料生产比重 |
|
LED上游材料日本厂商
材料项目 |
厂商 |
日本占有率 |
1999年产值(亿日圆) |
玻璃基板 |
日本Corning、旭硝子、日本板硝子、日本电器硝子、NH TECHNO、Central硝子 |
65% |
400 |
彩色滤光片 |
凸版印刷、大日本印刷、东丽、STI、ACTI、Micro、Canon、LCD大厂 |
80% |
620 |
驱动IC |
Sharp、Seiko-Epson、日本TI、NEC、Toshiba、日立 |
85% |
1000 |
背光板 |
Stanley、茶谷产业、日本Denso、富士通化成、Enplas、多摩电气 |
88% |
360 |
偏光板 |
日东电工、住友化学、三立、Polatechno |
97% |
800 |
(二)LCD产业发展趋势
1、市场价格向下滑落
随着LCD市场扩大,吸引上中下游供给商加入,供给增加形成价格压力,另一方面由于产量增加,规模经济效果显现,再加上制造技术进步,面板规模增加,有助于生产成本降低,因此未来几年价格大幅下降已无争议。本波LCD景气高峰在今年台湾产能开出后反转,年中以后价格开始快速滑落,预估年底时将跌破各尺寸98年底创下的新低价格,尤其以13.3英寸价格下滑最大,预计年底前将跌破300美元,一年来跌幅近30%。
TFT-LCD面板价格变化趁势图 |
|
2、面板尺寸向上发展
由于技术不断研发突破,消费者对大尺寸面板需求,以及生产成本竞争考虑,LCD产品尺寸向上延伸,面板生产线尺寸也持续向上发展,从1992年第一代生产设备320?400mm,生产后每片可切割片数增加,成本降低,例如以第四代720?920mm为例,从13英寸到18英寸最多都只能切割6片,所以最有价值是切割成18英寸(因单价最高),如果切割成13英寸浪费了。
TFT-LCD生产线世代发展表
单位:mm
世代 |
1992 |
1992 |
1994 |
1995 |
1996 |
1997 |
1998 |
1999 |
2000 |
第1代 |
320-400 |
|
|
|
|
|
|
|
|
第2代 |
|
360-465 |
370-470 |
|
|
|
|
|
|
第2.5代 |
|
|
|
400-500 |
410-520 |
|
|
|
|
第3代 |
|
|
|
|
550-650 |
550-660 550-670 |
|
|
|
第3.5代 |
|
|
|
|
|
650-830 590-670 |
660-720 600-870 |
750-950 |
|
第4代 |
|
|
|
|
|
|
|
720-920 |
900-1000 |
基板理想切割面板尺寸对照表
单位:片
|
基板尺寸 |
12.1" |
13.3" |
14.1" |
15.1" |
17~18" |
第2代 |
370-470 |
2 |
2 |
1 |
1 |
|
第2.5代 |
400-500 |
2 |
2 |
1 |
1 |
|
第3代 |
550-650 |
6 |
4 |
4 |
4 |
|
|
550-670 |
6 |
4 |
4 |
4 |
|
|
590-670 |
6 |
6 |
4 |
4 |
|
第3.5代 |
600-720 |
6 |
6 |
4 |
4 |
|
|
620-750 |
6 |
6 |
6 |
4 |
|
|
650-830 |
6 |
6 |
6 |
6 |
|
|
670-850 |
6 |
6 |
6 |
6 |
4 |
|
660-870 |
6 |
6 |
6 |
6 |
4 |
|
680-880 |
9 |
6 |
6 |
6 |
4 |
第4代 |
720-920 |
- |
6 |
6 |
6 |
6 |
3、替代效果促使市场扩大
在LCD下游主要应用市场中,除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PDA、汽车卫星导航显示器等产品每年快速成长外,目前TFT-LCD在全球PC显示器的占有率不到一成,液晶电视的占有率更低,因此LCD的价格下滑,虽然短期将压缩业者毛利,但同时引发市场的替代效果,价格愈接近CRT显示器,消费者选择高品质产品的诱因愈大,加速液晶显示器逐渐取代传统CRT显示器,全球每年1.2亿台的PC市场,并以每年15%左右速度增加中,成为LCD重要侵蚀目标;而LCD朝更大尺寸技术突破,未来每年近亿台的彩色电视机市场,将是LCD下一庞大目标市场,目前液晶电视即以每年3成以上的成长率成长中。
全球LCD与整体PC显示器规模比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