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这个词对广大DIYer们来说已是非常熟悉的了。我们的爱机在购买一段时间后,就会因为对更新更好的游戏、软件和操作系统对硬件要求的不断提高而渐渐力不从“芯”;再或者个人对某一硬件设备需求更高的时候,大家就会对我们的爱机进行适当的升级,从而使计算机能发挥出我们需要的性能。这也是最直接、最有效、最经济的办法。
现在我要谈谈我为什么要升级和升级哪些配件。首先就是主板,我那块板子是SiS630芯片组的,当时出这个芯片组时,SiS还没研发出“妙渠”这项技术呢!所以南北桥的连接方式只是可怜的33MHz的PCI总线,呜…… 不过这块板子上集成了显卡、声卡和Modem,显卡的显存是共享系统内存的,最小能设置为4MB,最大可以到64MB(不过感觉实用性不高);声卡集成的是CMI8738硬声卡,尽管都说硬声卡要比AC'97好,但我觉得我这块主板上集成的CMI8738的信噪比并不高。就连将CD转成MP3文件后听歌曲时也经常会出现卡壳的现象,而朋友的赛扬566MHz+AC'97在压制MP3的时候都没出现卡壳现象,不过不管怎么说这家伙能出声我已是很满足的了(编者按:CD转换为MP3文件时出现“卡壳”的因素有很多种,不一定是因为声卡而造成的,比如光驱读盘不畅或光盘存在坏道等情况都会出现上述“卡壳”的情况),毕竟整块主板的价格十分低廉,而且上面还集成了一块Modem。说起这只“小猫”来,它的速度还可以,在Windows XP下连接速度为52kbps,在Windows 9x下能上到50kbps,所以对它我还是比较满意的。
哎,不过不管它曾经如何够用,但由于现在的配置已经不能满足我对系统速度和3D性能的要求,再加上有诸多的瓶颈,所以使性能大打折扣,根本发挥不出我所使用的PⅢ性能,相反只能拖垮PⅢ,所以我就花800元搞了一块i815EP B-Step的板子。本人一直认为主板是一台机器的重中之重,一定要好的东东。可能大家要产生这样的疑问了,你用的不是PⅢ吗?为什么要选i815EP B-Step的板子呢?呵呵,我要作的文章就是在这里,大家可能都知道i815EP B-Step是Intel推出支持Tualatin内核的PⅢ和赛扬的芯片组,而Tualatin核心的PⅢ在国内市场不容易买到,但Tualatin核心的赛扬可是在各大城市的电脑市场中很容易便可以买到,而且售价也并不高。由于采用Tualatin核心的赛扬使用了FC-PGA2封装,起始频率为1GHz,并具有256KB的二级缓存,同时它的超频性能非常好,所以对我来说是一个完美的升级方案^_^,即使在普通的频率下工作也要比我的PⅢ667强出一截。所以日后再升级的时候就可以选它了!
至于显卡嘛,对我来说能流畅地跑3D游戏就OK了,我对画质的要求不太高,因为我的显示器只是个普通的15英寸彩显而已,就算有一块RADEON 8500给我,可能我也感觉不出它和GeForce2 MX有什么太大区别,所以我只要一块500元左右的GeForce2 MX 400就可以了。第一:它现在跑什么大游戏都基本够用;第二:它的价格可以让我承受得起,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而声卡则根本不用愁,现在大多数板子上集成AC'97已经成为必备之物了。虽然有的人要说,不是玩Hi-Fi的根本不知道SB Live!系列的声卡加5.1音箱所产生的音效有多么美妙。但对我来说这些也只是在大脑中想想而已,因为没有那么多的Money,而且我觉得与其花那么多钱倒不如把上面的千把元钱省下来买个好点的MP3播放器来的更实惠些。下面该说的就是Modem了,只要从朋友那里找一个淘汰下来的内置“小猫”用就可以了,因为我家也就快要安装宽带网了,所以Modem的投资还是省了吧。
最后是该算一下升级的费用了,主板是800元;显卡是500元;就算加上日后要升级CPU的600元,合起来也只要1900元。而且假如再把现有换下来的配件处理一下,我保守估计,我的升级费用应在1500元以下!怎么样,是不是比较划得来呢?
这就是我的升级梦,虽然它的配置并不豪华,功能也不花哨,但却足够我使用,而且花费也并不高昂。所以,我在此也想给那些打算要升级的朋友提个醒:应该把够用和经济放在首位,这样才能带来好的性价比,您说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