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这段时间,AMD不断有新品推出,各大硬件网站纷纷推出火热的测试活动。拥护AMD的DIY们也信心倍增,更加觉得AMD前途无限光明。前几天炮无烟同志的《我爱赛扬》在本站论坛中引来不少议论,AMD的支持者更是......由此引发本文,并非针对炮无烟同志个人,而是旨在抛砖引玉,和大家共同探讨AMD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1.惊世之作
1999年,是AMD和死敌Intel厮杀最激烈的一年,经历过的人都心有余悸.....
首先是Intel加紧了攻占CPU市场的力度,其不但巩固并发展了赛扬中低档系列CPU,而且还接连推出支持KNI技术的PIII CPU和810和820系列主板,力图在处理器和主板上全面压制对手,取得CPU和主板芯片市场的双丰收。AMD呢,由于K6系列的销路不畅及合作伙伴Cyrix的退出事故,导致其只能只身全力迎战,虽有各种K6衍生CPU问世,但反击成效依然不大,最重要的是,高端市场的丰厚利润被Intel完全控制,表面上AMD争不到任何便宜,但一场激烈战斗正在孕育中……
1999年6月23日这一天,对于X86微处理器市场来说是一个不平静的日子。这一天,AMD公司推出了其传闻已久的K7微处理器并将其正式命名为Athlon,吹响了争夺微处理器市场的新号角。K7的推出,立刻引起了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K7不但性能优越,而且价格适中,其矛头直指Intel的PIII处理器,Intel这次终于遇上了真正让他头疼的对手。(如图:Athlon处理器)

AMD K7特点一览
0.25微米工艺
128K L1缓存
兼容Alpha EV6,200MHz前侧总线
起步500MHz CPU时钟
采用3DNow技术
全管道式算术协处理器(FPU)
9路并发超标量设计
面向服务器环境,支持多处理器
从K7的规格可以看出,当时它确实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许多惊喜 。K7一开始采用0.25微米工艺制造(硅晶片上的电气通道宽为0.25微米)。这在当时来说属先进之列。K7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的128K L1缓存,这是PII的4倍,K6-2的2倍!当时常用的CPU一般只使用64K L1(如K6-2和6x86MX)。基本上可以这样认为,L1缓存容量越大,软件的加速效果就越明显。但AMD并不认为128K就足够了。K7接口介面采用Slot A。同Slot 1相似,只是用不同的协议(EV6)来传输数据,并且同样象Pentium II那样将L2缓存做到了卡上。K7采用了第七代内核,集成了高级调度机制、分支预测以及管道化运算功能等等。他们计划用Dec的Alpha EV6总线将数据从RAM传到CPU。EV6总线允许以200MHz以上的速率完成RAM-CPU传输。所以带宽能达到2.6GB/秒(前侧总线)。K7另一个非常“酷”的特点是完全管道式FPU。简单地说,AMD准备在每个时钟周期内执行两条指令,K7成为当时游戏玩家关注的焦点。(下表为K7与PIII的一般对比技术参数,数据表明,在物理结构上,AMD的K7强于Intel PIII)
|
Intel Pentium III |
AMD K7(Athlon) |
L1 Cache |
32K |
128K |
L2 Cache |
512K |
512K |
插槽接口 |
Slot 1 |
Slot A |
System Bus |
100 MHz |
200 MHz |
内存 |
PC-100 SDRAM |
PC-100 SDRAM |
推出频率 |
450/500 MHz/更高 |
500/550/600 MHz/更高 |
以下是权威评测结果:
Wintune 98 |
Katmai (P3)504MHZ |
K7 500MHZ |
Integer- 1405.312 MIPS |
Integer - 1501.2 MIPS |
FPU - 689.387 MFLOPS |
FPU - 729.3 MFLOPS |
Business Winstone 98 |
Katmai (P3)504MHz |
K7 500MHz |
34.1 |
42.1 |
通过以上对比数据可以看出:K7大大的超过了 Pentium III,不但在传统优势如整数性能上领先于同频的PentiumIII,而且在浮点性能上也毫不逊色,一举超过PentiumIII。况且超低的价格和Intel的产品相比以后,我们没理由不买AMD,这也是AMD的优良作风,真是因为如此,我们更加信赖AMD。在以后的日子里,AMD的产品一如既往,拥有越来越多的FANS。 不过我们也必须承认:由于采用(EV6)协议的K7内部总线的超高频运行,致使K7发热量很大,也成为人们购买K7的一种障碍。在以后的日子里,这种障碍像一片阴影一样笼罩着AMD。
2. 力挽狂澜
2000年3月6日,是个人电脑业界值得纪念的日子,AMD公司在这一天正式向OEM厂商出货1GHz K7处理器。1GHz一直被大家认同为CPU的重要里程碑,尽管两天之后的3月8日,Intel公司也发布了1GHz的奔腾Ⅲ处理器,但是业界的老大这次还是失了风头。 2000年可以说是AMD公司大逆转的一年,在2000年2月12日,AMD推出了850MHz的K7处理器,紧接着又推出了1GHz的产品,同时也推出了900MHz和950MHz的K7,至少在频率方面,抢尽了Intel的风头。(图为 K7 1.0G内部)
这之后不久,也就是2000年6月5日,AMD正式发布最新一代Athlon(速龙)处理器,采用新的Palomino核心和0.18微米的生产工艺,发热量进一步降低。长期以来困绕AMD的发热问题得到了些须缓解。新的产品开始采用新式的SocketA接口,进一步降低成本,分别是面向低端市场的Duron和面向中高端市场的Thunderbird(雷鸟)。ThunderBird是AMD的主力武器,拥有全速256KB二级缓存、128KB一级缓存、200/266 MHz总线、强大的整数和浮点性能,整数能力源于AMD的传统大容量二级缓存和特色内核设计。因此,在3D游戏方面,它有着非常出色的表现。Duron内核与ThunderBird相同,只是减少了二级缓存的容量,从256KB降至64KB。对于大多数整数应用程序,Duron的性能约为同频率ThunderBird的85%。Duron优秀的性价比和出色的超频能力,使我们记忆犹新!它一举超过赛扬成为当时人们心中的超频明星,再凭借大大低于同频率赛扬的售价,使得拜倒在她石榴裙下的拥护者越来越多,Intel在这场战斗中,节节败退,流失了不少用户。
附图:
Duron:

Athlon
AMD的再次成功不断吸引越来越多的拥护者,你我可能就是从这时候开始迷恋上AMD的。同频率Intel的Coppermine核心的Pentium 3 和Celeron在ThunderBird和Duron的相比之下简直不堪一击,出色性能的背后还有低廉的价格,使Intel在这一年度尽失颜面,市场份额大大减少。但另一方面我们又不的不承认,AMD的产品确实是很HOT。热量大对广大DIY爱好者来说,并不算什么,但对一些保守的用户来说,会给你一个“不稳定”的帽子,这也是AMD一直以来的隐痛,不过考虑到AMD低廉的价格来说,热量又算得了什么呢?
3. 不断加速的竞争和坎坷的历程
正如炮炮同志所说,面对AMD在市场上摧城拔寨,Intel能不急吗?于2001年11月20日正式发布了炒得很夸张的Pentium 4,号称 will start the performance race again(将开始新一轮的性能比赛)。性能到底如何呢?不用我多说大家都很明白,多少测评纷纷爆出结果:“1.5GHz P4处理器的性能并不比1.1GHz和1.2GHz ThunderBird处理器强”,“1.4G的ThunderBird各方面都超出P4 1.7G 一大截”………. Duron比同一时钟速度的赛扬快 20-40%。
AMD并不满足,2001年十月11日又推出了Athlon XP处理器。采用全新的制造工艺,性能强劲,但发热量大大降低。AMD还专门为Athlon XP处理器过热保护电路。Athlon XP过热保护电路主要包括温度监测和信号处理部分。只要主板正确的使用Athlon XP处理器过热保护电路,即使在处理器运行的时候拿掉风扇,Athlon XP会通知主板立即断电,以保证Athlon XP处理器不会因过热而烧毁。每块成品Athlon XP处理器都内置过热保护功能,国内用户送给他一个漂亮的名字“烧不死”。(附图 Athlon XP)

Druon在低端市场也把赛扬打得落花流水,连100Mhz外频的赛扬都不在话下。Intel对对失去信心,同时也怒了………于是发布了Tualatin核心Celeron系列,产品参数炮炮同志说的太清楚了,我不再复述。AMD也不打无准备之仗,推出Morgan核心Duron。新产品让我们更加自信,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有很多的增强:
· 耗电量/热量的降低: 根据AMD所发表的声明,新的内核由于采用的新的设计,所以在和同样频率的原来的内核相比的情况下,采用新的内核的处理器在耗电量和热量方面大约有20%的降低。
· TLB 通道: 内存地址解析的通道数量增加。由于这个缓存中存储的是已经解析了之后的内存地址映射,所以在已经解析了的情况下,CPU就可以不再对这个地址进行解析,而直接从缓存中取出使用就可以了。
· 数据预读取: 在Palomino 以及Morgan中包含了一个硬件化的数据预读取规则。这个功能就是在CPU对数据进行了处理之后,这个预读取硬件可以猜测哪些数据是CPU所需要的。如果这些数据并没有在Cache中,那么这个预读取设备就会自动的到主内存中去重新获取这个数据,而如果这个数据已经存在于Cache之中的话,那么CPU就会更加快速的得到这个数据。
· 3DNow! Professional: 通过内建的3DNow! Professional指令集,Duron会支持全套的SSE 指令,这样,使这款处理器的立足点就和Celeron完全一样的。换句话来说,就是Celeron能做的Duron都能做!(附图:新旧Duron处理器对比)

基本上新核心的Duron可以说是“性能之王”Athlon xp的简化版本,只有64k的二级缓存,继承Duron优秀的超频能力,继续在低端市场上同Intel较量。这一次,Intel又哭了........
在著名的硬件评测网站.www.tomshardware.com的评测中,
进攻:Duron 1200卯上Pentium 4
低价的决斗:Duron 1100对决Celeron 1200
当Intel遇上AMD:Celeron 1300与Duron 1200的对决
这3次测评给我们一个公平的答案。AMD官方表示,在使用3D游戏的标准测试中,与美国英特尔公司工作频率1.2GHz的“Celeron”处理器和SDRAM的组合相比,1.2GHz版Duron与DDR内存配合的系统性能占优。与英特尔公司工作频率1.4GHz的“Pentium 4”处理器和SDRAM的组合相比,“在办公应用程序及数字多媒体处理方面Duron处理器最多可快13%”这一次,AMD卓越的性能又使一大批Intel的支持者摇身一变成了AMD的拥护者,更使我们坚定不移……
4. 锐意进取
面对Intel疯狂提升P4 CPU频率的同时,AMD不断推出更高性能的Athlon xp当头痛击。
当Intel推出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工作频率为2GHz 的Intel Pentium 4处理器的时候,其中频率为1.53Ghz的AthlonXP 1800+就把它轻松搞定。瞧,就是这块喽

采用Northwood核心的533Mhz的 P4又来了,性能是那么的强劲。Intel将Pentium 4推到了“533 MHz”处理器总线(外频)和采用了这种总线的Pentium 4 2533 MHz,击败了当时AMD推出时间比较长的最高端Athlon XP 2100+ 。2533Mhz VS 1733 MHz,Intel赢得也不是多光彩,更何况价格高的出圈的P4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得起的。
AMD不会就这样坐以待毙的,2002年6月孕育了很久的新核心火爆出炉——Thoroughbred诞生。不但将制程由0.18缩小到了0.13微米,并且重新对CPU内部配置做了调整。
对于AMD来说,采用0.13微米制造工艺来生产芯片实为一个重要突破,其采用新工艺的微处理器将同Intel的同类产品,如Northwood核心新P4一样,具备高性能低能耗的好处,而且新工艺也有助于缩小芯片核心的体积,进一步提高集成度。采用0.13微米制造工艺的新款Athlon XP微处理器核心体积与此前采用0.18微米工艺生产的产品相比,缩小了38%左右。
采用此核心的Athlon XP 2200+风风火火上市了。在频率不比Athlon XP 2100+高多少的情况下,Athlon XP 2200+ 同Pentium 4 2533 MHz中也有一拼。(附图为采用新核心的Athlon XP 2200+)
5.辉煌的明天

经过漫长的等待,传说中的AMD第8代处理器(即Hammer系列)终于破壳而出。Hammer系列分为服务器及工作站用的SledgeHammer和ClawHammer。K8 Hammer核心的新闻和测评纷纷占领了各大的硬件网站和杂志的页面。从国外的Guru3d网站看到,该网站从某非官方渠道获悉,AMD已经开始在位于德国德累斯顿(Dresden)的工厂批量生产标称频率为3000+的桌面应用的Clawhammer处理器,并且将此处理器芯片暂命名为Athlon ST。
AMD的一位工程师Joakim Stenberg透露,Hammer处理器的初始产品,其PR速率将达3400+,处理器的实际频率将达2GHz以上。其实,按照3400+换算,处理器的实际频率应该在2.6GHz。预计最早的Hammer产品将于今年12月发布。 AMD此次从高端到低端双管齐下:高端上,AMD将在本月底推出Athlon XP 2400+和2600+。AMD重新改进了的Athlon XP 0.13微米制程,频率提升不再是难题,而且AMD也在Athlon XP处理器也将被加上类似Pentium 4的金属外壳,以起到更好的散热效果和保护核心的作用。333MHz前端总线的Athlon XP也稍有眉目,可能将在10月推出的一款支持333MHz前端总线的Athlon XP,运行主频为2.158GHz(166×13),标称值为Athlon XP2700+。AMD还会把前端总线标准将从现在的266MHz提升到333MHz。由此,芯片的核心频率和性能都将获得大幅的提升,DDR333内存和它们组合性能也将更加出色。今年年底,AMD可能将推出采用新前端总线标准的Athlon XP芯片,其代码名为Barton。Barton将具有更大的二级缓存容量512KB,芯片的速度将达3000+或更高,明年Barton将大量上市。低端我们也没有失望,AMD已经准备在第三季度推出0.13微米工艺Appaloosa核心的新Duron处理器。关于这个Appaloosa核心,说白了其实就是Thoroughbred核心的简化版本,但他仅配备64KB二级缓存,尺寸也要小那么一点。除了制造工艺有所提升以外,它与现在的Morgan核心规格基本上相同。但是Appaloosa核心的Duron将采用更高的266MHz(133MHz DDR)前端总线。Appaloosa核心的Duron将会继续沿用AMD的低价格高效能策略,以较高的性价比抢占市场。同时,在以往的产品中,AMD的热量控制一直不能被比较保守的用户所接受,这一次不一样了,K8做的很出色,甚至在除了性能之外的别的方面比Intel的产品做的更好,还是不一般的好。
这一次AMD着实又要给Intel当头一棒,K8那听起来恐怖的性能让我们暗暗自喜,POWERED BY AMD,我们始终相信…
“拥有领先优势,胜来自然轻松”,这是一幅关于AMD Athlon处理器的广告,一点也不夸张。
小道消息:9月份,AMD为了回报广大FANS的支持,特举行大幅度降价销售,广大AMD友们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