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现象:
朋友4.3GB硬盘被CIH病毒破坏,新购一硬盘,准备恢复受损硬盘资料至新硬盘。在CMOS设置“Standard CMOS Features”项中,将“IDE Primary Master”、“IDE Primary Slave”、“IDE Secondary Master”、“IDE Secondary Slave”全部设为“AUTO”。
只挂新硬盘,跳线设为“Master”,与主板IDE0接口相连;光驱跳线为“Slave”与主板IDE1接口相连。新硬盘Windows 98引导顺利,准备安装“金山毒霸”,通过其附带的“kavfix”修复受损硬盘。按动光驱弹出键想放入“金山毒霸”的安装光盘,但光驱竟然毫无反应,接连按动数次都未打开光驱。打开“我的电脑”,无光驱盘符显示。取来细长针,插入光驱右下角小孔内,光驱“慢悠悠地”打开。放入光盘,按刷新键,在“我的电脑”依然无法显示光驱盘符。按动光驱弹出键,光盘无法弹出。
故障分析:
机主自述在遭遇“CIH”之前,光驱使用正常。虽然光驱参加“革命”已三年,但读盘能力并不太差。初步分析:1、Windows 98操作系统文件丢失,导致光驱无法识别;2、光驱与主板连接不当所至;3、光驱已经“以身殉职”。
故障处理:
在“CMOS”中将引导顺序设置为“A,C”,使用Windows 98启动盘引导系统,在引导过程中无法识别光驱。这样排除Windows 98操作系统导致光驱故障的可能性。然后将光驱跳线设为“Master”,与“IDE1”相连,故障依旧。将与光驱相连的数据线取下,用该数据线的另外一个接口与光驱连接,使用启动盘引导后,无法识别光驱。将光驱跳线设为“Slave”,使之同新硬盘共同连接于主板“IDE0”接口。启动盘引导后,依然无法识别光驱。

这时,我的头脑一片混乱,取下光驱仔细查看。发现在光驱跳线设置表中,除了有“Master”、“Slave”跳线设置外,还有一项为“Cable”设置项(将所有跳线帽取下,光驱主从由数据线接口决定)。
这也许是最后的一丝希望了。取下所有跳线帽,将其与主板“IDE1”接口数据线的远端相连。开机启动,奇迹终于出现了,光驱的指示灯亮了几下,屏幕显示启动盘驱动光驱成功。马上取出启动盘,重新启动进入Windows 98操作系统,打开“我的电脑”,有光驱盘符显示。双击光驱图标,伴随着光盘发出的“呼呼”转动声,光盘内的文件竟然全部显示出来。按动弹出键,光盘应声而出。
教训:
由于跳线设置不当,导致系统无法识别光驱乃至光驱弹出键失效是比较少见的。如果不是坚持到底,可能很多人都认为该光驱已经报废,因此,在解决电脑一些棘手的软硬件故障时,换一种思路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