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购买笔记本电脑的时候了吗?
在两年以前,个人用户购买笔记本电脑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当时笔记本电脑相当昂贵,动辄两三万元的价格让普通人望而却步,购买笔记本产品的用户大多数为行业客户,总之一句话,昂贵的价格让普通消费者无法接受。
由于过高的价格阻力,让笔记本销售只限于行业的圈子里,市场上多数的笔记本专卖店只是主攻行业市场,高额的利润让他们饱偿甜头,加上高额的回扣也使行业采购者十分满意,所以当时的笔记本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上家,下家,都满足于现状,可以说是达到了“你情我愿”的地步,看上去十分完美。真的是完美吗?事实上,他们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环节―生产厂家,无论是国外厂家还是国内厂家看见了中国广大的市场前景,只有不断的走量才能使得笔记本生产厂家获取更多的利润,所以厂家就开始降低成品价格,于是市场就的笔记本价格逐渐降低。
起初,某些厂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采用了台式机处理器替代笔记本专用处理器的方法大大降低了成品价格,但是接踵而来的散热不足造成系统频繁死机投诉也越来越多,加上媒体的批评判,采用台式机处理器的笔记本在市场上有如昙花一现,很快就无人问津了。

福日东升的N320笔记本采用了Pentium III移动版处理器600MHz,128MB内存,20GB硬盘,这样的配置只要9988元,真是给市场相当大的冲击。
2001年中期,国内厂商推出了第一款采用笔记本专用处理器的万元级笔记本掀起了真正的笔记本降价风波,这时候的个人用户才真正进入了笔记本销售市场。随着万元机型的畅销,所有的厂家都开始推出自己品牌的万元级笔记本,在2001年底,原本比较冷清的笔记本零售市场变得相当火热,而出货量最大的只是国产的品牌,和一些价格比较便宜的进口水货笔记本。
2002年初,世界级PC制造厂商DELL率先降低其笔记本的零售价格,原来将近接近两万人民币的DELL轻薄机型在14000元左右就可以拿下。既然全球销量最大的PC制造商都放下了架子,别人还有什么好说呢,一个字――“降”,于是市场上的笔记本价格迅速下调,现在基本上15000元就可以购买到一款相当不错的笔记本。
为什么价格会降的如此快?难道笔记本的利润真的有那么高?利润是一方面,但是笔记本元件成本的降低也占了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占笔记本成本至少百分之四十的LCD屏幕由于技术的提升以及产量的扩大价格在不断下跌,这成为了笔记本成不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加上散热技术进一步成熟,厂家已经比较完美的解决了使用台式机处理器造成热量过高的问题,再加上厂家为了争夺市场而降低价格,笔记本走入普通家庭已经成为了现实。

这样的笔记本在性能上并没有什么让人注意的地方,除了少了电池也没有什么特色,但是便宜的价格给真正意义上的笔记本市场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
更值得一提的是精英移动PC,讲穿了就是使用笔记本外型,台式机内脏,加上没有电池支援的怪物,移动PC以便宜笔记本至少30%的价格吸引了不少消费者,而这样的消费者也只是没有足够银两但是还想过过笔记本瘾。象这样完全背离笔记本移动设计初衷的设备本身倒是没有什么可说,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不少笔记本制造商由于市场受到了移动PC的冲击,不得不进一步降低售价,使得市场上的笔记本价格越来越低。
诸多因素使得笔记本的价格越来越低,一家降了价,另一家也得跟着降,眼前的市场谁都不会放过,加上国内市场机制还没有完善,水货接踵而至,整个笔记本市场呈现了很乱的局面,但是,这种“乱”市场都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降价”。
种种情况表明,现在个人购买笔记本已经是时候了,厂家降低了售价,商家通过各种渠道把更多的选择展现消费者面前,但是,我们不禁要问,消费者,你准备好了吗?面对水货横行,价格不一的市场,你会如何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笔记本,这就是我们将要讨论的话题。
买大还是买小
1996年以前笔记本都是一个模式:把光驱、软驱都和主机结合在一起,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全内置”,所以重量至少在3公斤以上,随着“移动办公”对笔记本的体积以及重量要求越来越高,推出便于携带的轻薄机型成为了笔记本发展的必然,所以光软互换、全外置机型应运而生。在这里,我们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除了高频率的处理器之外,DELL的8100笔记本还提供了GeForce2 Go显示芯片,完全可以当作图形工作站使用。
全内置机型:最传统的笔记本机型,这种笔记本机型把所有台式机有的玩意儿都集中在了笔记本上,光驱、软驱应有尽有,重量至少在3公斤以上,厚度也超过4厘米。优点是整合性高,性能强大,缺点在于过重,也比较耗电。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使DELL的8100,虽然比较笨重,但是强大的性能使得它可以当作准图形工作站来使用。

IBM的T系列笔记本是专门为商务设计的光软互换机种,全钛符合材料的机壳设计,堪称笔记本当中的豪华品。
光软互换机型:这是一个减少了光驱或者软驱的全内置笔记本,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笔记本上有可以使软驱和光驱相互更换的模块,当然,这取决与你常用光驱还是软驱。由于减少了一个外设,笔记本的耗电量也减少了,于是电池也可以采用容量较小、重量较轻的型号,自然重量也减少了,一般在2.5公斤之内。性能虽然没有全内置机型强大,但也足以满足一般商务应用,也能够符合移用办公的基本要求。这样方面的产品主要为商务应用设计,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使IBM的T系列笔记本。

Acer的TravelMate 360系列笔记本上宏基超便携笔记本中最轻的型号,体重只有1.8公斤。
全外挂机型:这是完全抛弃了光驱和软驱的笔记本机型,光驱和软驱都是外挂形式。这样的笔记本自然比较携带方便,重量通常在1.6公斤左右,但是你要使用光磁外设的时候会比较麻烦,又插又拔的事情总是让人心烦意乱,而且弄丢了更是让人伤心。这类笔记本比较受到年轻人的欢迎,所以通常都做的时尚,这也使全外挂笔记本成为了笔记本市场的亮点。宏基ACER的TravelMate 360E就是这类笔记本比较典型的代表。

SONY的R505系列是坞座机型重最具有代表性的产品,1.7公斤的主机加上1公斤的扩展底座,既得到了移动性,有提供了性能。
扩展坞机型:由于全外挂机型的光软外设容易损坏或遗失,所以笔记本制造上采用了一个这种的办法解决了这样的问题,把原本分离的光驱与软驱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可以和主机相接驳的扩展底座,和主机相连的时候好像使全内置机型,分离的时候就是一个轻薄的笔记本,这样的设计成为了最有诱惑力,所对应的用户范围也更广泛,可以集鱼和熊掌与一体。这样的机型在各大品牌重均可以看见,比较有代表性的机型是SONY的R505系列。

绝对另类的机型,采用了笔记本式的设计
另类机型:我们无法给这样的笔记本机型下一个定义,或者就不应该称之为笔记本电脑,这种个性化设计味道浓厚的笔记本给人的印象的确很深,它也能实现笔记本的功能,也可以替代笔记本,但是“长”得就是不像笔记本,这里最著名的就是IBM的Transnote了。
如果要一个结论的话,那就是什么样的笔记本适合什么样的人了。如果你对笔记本的移动性要求不高的话,甚至是用来替代台式机的话,全内置笔记本就非常适合你,它的性能都比较强大,你甚至能够用来运行要求很高的3D游戏,某些全内置笔记本的价格相当便宜,对于学生来件也是非常适合;光软互换机型的笔记本是商务人员的首选,合适的重量,较为完善的功能,都非常适合商务演示和旅行出差,更重要的一点,这类笔记本由于为商务设计,用料都比较讲究,更加能够提高您的商务形象;全外挂的机型就比较适合都市中追赶潮流的年轻人了,也适合一天到晚背着笔记本到处跑的IT界人士;扩展坞机型适合的范围就很广了,不过价格还是比较高的,看你的资金是不是雄厚了;另类机型当然适合有特殊要求的人,适合对自己的一切都求与众不同的人群,如果你要想“酷”的话,选择这样的笔记本还是不错的。

APPLE的iBOOK的确是非常漂亮的东西,但是所用的操作系统和Windows根本不是一个概念,所以……
我们还漏了一个机型,确切的说是一个品牌,―苹果笔记本,这类笔记本的无论从外型还是便携性能上都是一流,但是,它的软件……,还是随主流吧,如果你是非主流的倡导者,可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