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个人电脑所使用的基本配置之一Enhanced IDE接口的硬盘除了容量不断提升之外,数据转输速度也开始紧追在SCSI接口的硬盘之后(66Mbytes/sec与80Mbytes/sec)。
但是如果硬盘仅有容量与速度的改进,似乎还是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因为随着硬盘容量的不断增加,速度也不断爬升,如果不进行其他部分的改良,容量与速度的提升反倒可能为使用者带来意外的损失。例如,硬盘速度提升,使硬盘更容易因为外来的震动而导致硬盘内碟片的表面出现毁损,进而影响到储存数据的稳定性;容量提升则让使用者在硬盘出现不良状况后,因为高容量而使原本只会损失少部分数据变成损失非常大量的数据。
因此,硬盘除了在提升数据的储存容量以及数据的转输速度之外,一定也要有其他改进的技术来辅助新一代的硬盘才行。下面就让笔者来介绍,新一代的硬盘采用了什么新技术,未来的硬盘技术又会是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马达转速与单一碟片容量
要提升硬盘的效率一般来说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提升硬盘的马达转速,读者不难看出市面上最普遍的硬盘其马达转速是5400RPM(Revolutions Perminute,转/每分钟),也就是马达每分钟转5400转。
如果硬盘在其他所有的硬件环境都不改变的情况下,把马达转速从5400RPM提升到7200RPM甚至10000RPM时,读者可以想像一下,硬盘里的盘片转动一圈所需要耗费的时间就会因为马达转速的提升而缩短,所以在文件的搜寻、定位所需要花的时间也会相对缩短,进而提升硬盘的数据传输效率。
除了马达转速不断地提升之外,硬盘内部的磁盘片其单一碟片的容量(或者数据储存密度)也不断地改进,而单一碟片容量的提升代表着两种意义:一种就是硬盘的总容量可以往上提升,读者可以想想看,因为硬盘的高度是固定的,所以硬盘的内部可以安置的碟片数量就会有一定的限制,因此硬盘的总容量就会因碟片数量的多少与单一碟片的容量而有所变化。
笔者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富士通第十三代比酷鸟系列的硬盘单一碟片的容量为4.32Gbytes,而以3.5英寸硬盘来说,高度通常都在1.02英寸也就是2.59厘米,里面最多可以“塞”进四张碟片,读者可以计算一下4.32×4会是多少容量了,所以富士通第十三代比酷鸟系列的硬盘最高容量会是17.3Gbytes左右。
另一方面,在相同的马达转速下,因为单一碟片容量的提升,在每旋转一圈速度固定的情况下,容量比较多的碟片就可以读取到更多数据,结果就会形成在相同的马达转速情况下,得到较高的数据输率。
数据缓冲区(Cache Memory)
增加数据缓冲区Cache Memory是另一个硬盘技术发展的趋势,读者可以从最近的高端硬盘规格里见到,只要是定位在服务器或工作站等级计算机使用的硬盘,其数据缓冲区Cache Memory部分都大幅提升到2MB,相信以后硬盘的数据缓冲区还会越来越大。
为了适应硬盘容量越来越高、马达的转速越来越快的趋势,每一家硬盘制造商势必采用一些新技术,来确保硬盘内数据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虽然当硬盘由PIO驱动模式进入到DMA驱动模式时,硬盘本身都提供了S.M.A.R.T.自我监视、分析的回报技术,但是在个人电脑操作系统还没完全支持之前,硬盘的S.M.A.R.T.几乎没运用上,读者在看完下文后可以知道:除了不断提升硬盘容量与马达转速之外,硬盘生产厂商还会不断推出许多新的技术,让用户可以很安心地使用这些既快又稳的硬盘。下面就是各硬盘制造商在新一代硬盘中所运用的新技术。
Western Digital的Data Lifeguard
前段时间Western Digital所推出的鱼子酱系列硬盘,多出了一个“Data Lifeguard”的卖点,到底什么是Data Lifeguard呢?硬盘有了Data Lifeguard的特点后,对消费者有什么好处与帮助呢?
要介绍Data Lifeguard之前一定要先提到S.M.A.R.T.,也就是Self Monitoring,Analysis,and Peporting Technology(自我监视、分析回报技术)。这种自我监视、分析与回报的技术,可以让硬盘数据更安全,在硬盘快要“寿终正寝”前,提早通知使用者,先把硬盘内所储存数据尽快备份或转移它处。
Data Lifeguard就运用了S.M.A.R.T.技术,简单地说,Disk Lifeguard在硬盘持续开机(也就是马达持续转动)八小时后,也就是每隔八小时,“硬盘本身”就自动地扫描侦测硬盘内部,如果遇到可能快要产生坏磁区(Bad Sectors)的部分时,就赶快把些磁区上的数据转移到状况良好的磁区上面,并且做好数据在硬盘上所需的连接。
笔者这里特别把“硬盘本身”加上引号,目的就是要强调Data Lifeguard的所有动作都是硬盘本身就可以启动、执行的,不需要主板或其他工具程序配合。所以用户不需要安装额外的工具软件,只要硬盘的电源开着,每隔八个小时Data Lifeguard就会做一次扫描、分析与修复的动作,完全不需要假手他人。并且Data Lifeguard会在硬盘处于Idle(硬盘15秒钟没有任何动作)的情况下才会工作,一旦Data Lifeguard准备开始扫描、分析与修复的动作时,如果硬盘还有其他的工作需要完成时,Data Lifeguard就会往后延长15分钟(再加15秒的Idle时间),再开始自动扫描、分析与修复的动作,所以用户不需要担心Data Lifeguard功能会影响到硬盘的工作效率。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