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至今仍对去年方兴东博士的一篇文章记忆尤新。在那篇影响颇广的文章中,方博士阐述了自己对Intel创始人-戈登·摩尔先生著名的“摩尔定律”之看法,以及作者对如今IT行业发展受这一定律所影响的担忧。时至今日,影响整个IT业界的“摩尔定律”已经诞生了37年,它所倡导的“更快、更小、更便宜”的理念,也使得整个IT业变成了另一个“奥林匹克”竞技场。那么,IT硬件厂商之间的竞争,以及由此所带来的高速更新换代的硬件产品,真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吗?
现在来看,摩尔定律依然还是正确的,甚至有所加速。为了生存,为了竞争,PC乃至整个IT行业厂商无不使出浑身解数,以期在这场竞争中立于不败。如今,PC已经昂首跨入3G时代,摩尔定律一直直接主导了PC的升级换代,也间接主导整个IT产业的升级换代。但另一方面我们不得不看到,大部分使用者的PC仍处于GHz以下,一块TNT2仍为很多人忠实的服役。即使这样的系统,人们仍感觉不到有多慢,他们会点点头告诉你:真的够用。
那么,究竟我们该如何面对这其中的尴尬?我们认为:无论什么行业,终究要与时俱进的向前发展,而摩尔定律其只不过代表了一种创新精神,代表了IT行业的根。顺着这条根,我们要一直走下去,要理性的面对时下纷繁复杂的新产品新硬件,要冷静的看待硬件装备的升级。
开头扯的远了,其实很久以来就想做这样一个东西,搭建一个较强大的硬件平台,通过目前最为强悍的显卡,为读者全面展示顶级硬件环境下顶级显卡的极限性能,同时也全面测试时下较新游戏对硬件的消耗能力。无奈手头产品不够。最近,我们终于集齐了所需要的大部分硬件和软件,这个测试得以完成。虽然仍有些游戏无法参与进来,但是本次测试中所参与的游戏仍是比较丰富和真实的的,您应该能看的比较过瘾。是否以为有一块5900Ultra就能应付所有?OK,看完本文也许你会有个明确答案。下面我们认识一下本次测试的四位主角:第一位:nVIDIA的GF FX5900Ultra:

收到nVIDIA送测的这款FX5900Ultra有一段时间了,无疑的这仍然是目前为止最强悍的显卡,不过相关测试已不在是新闻,另一方面一直怀有私心,不愿意让nVIDIA很快的把卡收回,于是文章也迟迟未曾动笔,担心测试完后nVIDIA很快把卡要回去(但愿主编不要看到这段文字)。我相信读者已经在铺天盖地的相关报道中对这款显卡有所了解,这是nVIDIA自己的一块工程样卡,其PCB版本为P171,翠绿色,散热器一改5800Ultra那种设计,十分像现在的Quadro FX2000和GeForce FX5800,不过其还是要占用一个PCI槽位。

回归到DDR-I的NV35采用256 bit DDR显存规格,依旧采用0.13微米铜互联工艺,加强对 pixel shaders 2.0的支持,这正是NV30做的不好的地方,因此也倍受人们关注。Ultra版本的NV35核心运行频率为450MHz,显存运行850MHz,具备了夸张的27.1GB/S的内存带宽,也创了目前为止家用游戏加速卡之最。这里值得说明的是:高带宽不一定能在所有环境下有所体现,比如说在800*600下,不开启任何抗矩尺和各异过滤,NV35和NV30的差距十分微弱。但是在1600*1200开启8X各异过滤以及4XFSAA环境下,高带宽的优势定会显露无余。

这第二位角儿就是迪兰恒进的Radeon9800PRO。ATi的Radeon9800PRO我们曾经测试过(详细测试参看这里),不过今天的这款9800PRO可大不寻常,这是第一款256M版本的9800PRO产品。ATi Radeon9800PRO采用0.15微米TSMC工艺制造,核心编号R350,具备一亿零七百万以上晶体管,制程虽然没有提升,ATi还是将R350的频率提升到了一个新境界。Radeon9800PRO核心频率达到了380MHz,与nVIDIA的FX5800的差距已经很小。而且有消息说即将发布的Radeon9900PRO依然使用0.15工艺,核心频率将达到420MHz。看来ATi有信心把0.15进行到底。

R350支持128/256M显存,今天这款就是一个256M版本的产品。和我们常见的128M版本相比,风扇没有丝毫变化,PCB长度有大约1.2厘米左右的增幅。此外我们还可以注意到和128M版本相比其核心供电电路也没有丝毫改变,改变的只是显存颗粒的数量和由此带来的位置的变化,我们看到迪兰恒进Radeon9800PRO正反面各有8颗显存颗粒。

显存频率的提升带动了显存颗粒功耗的增大,迪兰恒进为产品的16颗颗粒配备了散热片。其散热器和散热片采用一种优质合金材质打造而成,手指一弹声音十分清脆。除了显存容量不同,迪兰恒进Radeon9800PRO和我们以前测试过的9800PRO没有其他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