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Intel 845PE芯片组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ZOL评测中心也推出了多篇采用Intel 845PE芯片组主板的评测报告。因此在这篇横向评测的开头,我并不打算再罗嗦芯片组的东西了,在后面的文章里面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会专门提及的。
这次横向评测我们并并没有力求测试所有厂商的产品,而是选择了销量、口碑、技术实力公认优秀的厂商:华硕(ASUS)、承启(Chaintech)、磐正(EPoX)、技嘉(Gigabyte)、英特尔(Intel)、微星(MSI)、联想(QDI)并且向它们发出了测试邀请函。同时,为了能够保证评测尽快的完成,我们要求厂商在5个工作日之内把产品送到,结果所有参测厂商都按时送到了产品,其中硕泰克(Soltek)在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的下午冒雪把产品送到了我们评测室。这里再次感谢鼎立支持这次横向评测的各个厂商。
为了保证这次测试的结果对于消费者更加具有指导意义,我们要求厂商送测的全部都是最终零售版本,而非工程样板,要求产品具有同市场上的零售产品具有同样的包装、附件和功能。各个厂商也很好的满足了这个要求。
配件 |
型号 |
备注 |
CPU |
Pentium 4 3.06GHz |
样品,支持HyperThreading技术 |
内存 |
GEIL DDR400 |
CAS 2.5 2-3-3 256MB x 2 工作频率333MHz |
硬盘 |
IBM 60GXP |
40GB 7200RPM 2M缓存 |
显卡 |
MSI GeForce4 Ti4600 |
128MB显存,核心频率300MHz,显存频率 |
显示器 |
CTX FP705 |
17吋CRT,频宽180MHz, |
电源 |
航嘉LW-3202A |
专用Pentium 4 电源,最大功率250w |
操作系统 |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
英文版 |
API |
DirectX 8.1 |
英文版 |
芯片组驱动 |
INF 4.20.1004 IAA 2.3 |
|
其它驱动 |
USB、网卡、IEEE1394等 |
安装各自主板光盘附送驱动 |
测试方法:
这项评估主要从用户实际使用角度出发,来考察主板在安装、使用过程中是否方便。我并不打算像目前的很多评测一样对于主板的布局、电路进行过多的评价,因为这个方面实在是太复杂,个人认为非专业条件下并没有对于这个方面评论的资格。而且我们所邀请的这些主板厂商在这个方面有着足够的经验,产品的基本稳定是完全有保障的。因此这项测试我再次强调是从用户实际使用角度出发的主观评估。
Intel 845PE支持符合SSTL_2信号规范的DDR333和DDR266 SDRAM内存模组,其MCH最支持2GB容量的333MHz或者266MHz DDR SDRAM。在Intel 845PE的datasheet中,Intel明确标识这款芯片组最多支持两个DIMM(单bank或者双bank)。因此只要满足这个要求的主板我们就不予减分(我还没有见过一个采用1条DIMM插槽的Intel 845PE主板),但是多于这个数字,比如提供了3条DIMM内存条的主板我们将会给予加0.1分。主要原因,是目前最常见的大容量内存也就是512MB,1GB不但少而且价格比两条512MB内存还要贵的多,并不适合桌面电脑用户使用。因此,两条DIMM插槽最多能配置1GB容量的内存,如果主板提供三条DIMM插槽的话,这就意味着我们有机会得到1.5GB的内存容量:使用两条单bank 512MB内存模组和一条双bank或者单bank的内存模组。
Intel ICH4最多支持6个PCI设备,我们收到的这7个厂商的8款主板都配置了6条PCI插槽,这给主板提供了充分的扩展能力,特别是现在的显卡体积越来越大,其散热系统越来越夸张,比如明年发布的GeForce4 FX的散热器会占用第一个PCI插槽的空间,在ATX主板没有做调整之前,很多时候用户并无法有效的利用第一个PCI插槽,因此如果采用5个PCI插槽的话,很多情况下用户能用的其实是4个。
因为Intel 845PE还没有提供对于AGP 8x的支持,所以所有的主板都提供了通用AGP 4x插槽。由于现在的显卡PCB板过长,特别是GeForce4 Ti4600/4400等显卡,安装在主板上之后,导致内存模组的卡子无法完全打开,因此装卸内存模组的时候需要先拆下显卡,有的主板厂商在设计的时候注意到了这一点。
由于所有的主板的AGP插槽都有显卡固定卡,虽然形式不一样,比如大部分主板使用了卡扣式,而技嘉采用了销栓式,联想则采用了滑动式。无论采用什么形式,都可以很好的固定显卡,因此我们对于此并不做评判。
虽然主板上的各种插槽都做了防呆设计,但是我还是认为在颜色上进行明显的区别是有必要的,对所有插槽都采用统一颜色的主板,会给用户带来不便,这是不符合AC'97设计规范的。
华硕主板最早采用了一种叫做EZ-plug的接口,使得升级到Pentium 4主板的用户可以使用非Pentium 4专用电源,其实这样的改动很小,但是带给用户的却是非常的方便,有不少主板都采用了这样的设计,虽然Pentium 4专用电源已经非常的普及了。另外,如果20芯的ATX接口位于CPU插座附近,这样的设计也算是一个缺点吧,因为实际在主板安装在机箱中之后,那个20芯的电源排线几乎都聚集在了CPU的上方,会影响CPU附近的空气交换。把20芯ATX接口设计在主板的右侧边缘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整合越来越多的功能是现在的芯片组和主板的发展趋势,这个部分我们主要考察主板的输入、输出功能,另外如果主板厂商通过提供一些软件来提高主板的易用性,也会为主板带来额外的得分。
主要项目 |
CPU |
支持533MHz/400FSB |
支持HT技术 |
IDE |
支持ATA133、Raid |
支持SATA |
板载接口 |
软驱接口 |
并口 |
串口 |
USB 2.0接口 |
IEEE 1394 |
PS/2键盘 |
PS/2鼠标 |
Smart Card接口 |
通讯能力 |
Bluetooth |
IrDA接口 |
802.11a/b |
网卡 |
音频输入输出能力 |
line_out/in/Mic |
SPDIF_out/in |
CD_in/AUX_in |
游戏手柄接口 |
安全保护 |
主板加电指示灯 |
AGP指示灯 |
DIMM指示灯 |
其它 |
特有功能 |
以上的功能是我们在目前对于多款主板的功能考察总结出来的,有的主板还会附送一些特别的配件和软件来丰富主板的功能,这个我们会根据情况“酌情加分”。
在 性能评估 中我们主要进行了基础理论测试、科学计算、综合应用测试、多媒体编码、游戏性能、专业OpenGL应用、软件渲染、文件压缩、多任务测试。
测试每款产品之前,我们对于硬盘的主分区(10GB)进行格式化(FAT32),然后以光盘启动安装英文版Windows XP Pro,安装前面测试平台所介绍的芯片组驱动程序,其它设备驱动程序则采用该产品所附带的驱动光盘中的版本。每个子项目都进行两次,保证两次测试测试结果之差小于2%,然后取其最高值。
测试项目 |
基础理论测试 |
Sisoft Sandra 2003 |
CPU Arithmetic |
Dhrystone ALU |
Whetstone FPU |
Whetstone iSSE2 |
CPU Multi-media |
Integer iSSE2 |
FP iSSE2 |
Memory Bandwith |
RAM Int |
RAM Float |
File System |
Drive Index |
PCmark2002 Pro |
CPU |
Memory |
HDD |
科学计算 |
Super π |
100万位 |
800万位 |
Sciencemark 2.0 |
Mol |
Primordia |
Cipher |
综合应用测试 |
BW2001 1.0.3 |
score |
ICC2002 1.0.1 |
score |
多媒体编码 |
Xvid MPEG-4 Codec |
Time |
文件压缩 |
Winrar 3.0 |
Time |
游戏性能 |
3Dmark2001 |
640x480x32 |
1024x768x32 |
1600x1200x32 |
UT2003(Flyby) |
640x480x32 |
1024x768x32 |
1600x1200x32 |
UT2003(Botmatch) |
640x480x32 |
1024x768x32 |
1600x1200x32 |
Quake3 |
640x480x32 |
1024x768x32 |
1600x1200x32 |
GLMark2001 |
640x480x32 |
1024x768x32 |
1600x1200x32 |
专业应用 |
Specviewperf 7.0 |
3dsmax-01 |
drv-08 |
dx-07 |
light-05 |
proe-01 |
ugs-01 |
Ray |
City |
Geri |
Kribi |
chess2 |
多任务应用测试 |
Vixd+MP3 |
Time |
虽然性能测试得分占据了评估整个主板的近一半的分数,但是测试不同的主板之间的性能差别并不大,这也是我们意料之中的,毕竟这些参测主板都是一些具有相当的技术实力的厂商推出的产品,在芯片组相同的情况下,得分相近也是正常的。不过,这是整个测试过程中最最耗时的测试,虽然测试完两款主板之后我们就对于大部分主板的性能有了数,不过还是需要按照我们的要求把数据跑出来。
超频功能主要指的是BIOS中的调节部分,这包括频率调节、电压调节、监测功能,如下表所示。对于其其中有特殊功能的,我们会在主板的介绍中提及的。
测试项目 |
频率调节 |
倍频调节 |
外频调节 |
PCI频率调节 |
AGP频率调节 |
DIMM频率调节 |
DDR时序调节 |
电压调节 |
CPU供电电压 |
AGP供电电压 |
DIMM供电电压 |
监测功能 |
电压监测 |
风扇监测 |
CPU温度 |
系统温度 |
超频结果 |
CPU主频 |
FSB |
测试结果 |
我们使用的是Pentium 4 3.06GHz处理器,通过我们的反复实验发现这款处理器在不采用特殊散热手段的前提下,主频可以提升到3.45GHz(系统总线频率为150MHz),不过即使再怎么提升CPU供电电压、DIMM电压也无法让系统稳定的工作了。因此,我们把在核心电压为1.60v下最高超频成绩做为超频最后的结果,也是以最高分做为满分3.5分,成绩差距每2%减0.1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Intel主板一贯在这个方面非常的保守,只是最近才开始在部分主板上附加了这样的调节功能,不过参测的Intel主板依然没有这个方面的功能,因此它的这个方面的得分同其它的主板会有较为明显的差距,最后也会影响到总分,因此读者在最后评判各款主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在这个部分会把主板的所有的附件,包括扩展卡、连接线、软件都罗列出来进行比较,然后进行综合比较。
在现在的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今天,采用同样芯片组的主板的之间的性能差别真的是非常的小,以其做为购买产品的唯一的依据并不明智。反而是附加价值、技术支持、售后服务这些应该更被用户所关注。现在的主板的功能越来越丰富,用户可能遇到的问题就越多,对于专业人员看来很简单的问题,大部分非专业用户可能会一筹莫展,因此我们把这个部分的分值设定为15分。
评测项目 |
评估标准 |
说明书 |
是否详尽,包括主板的安装、使用、主要功能的介绍。另外,本地化也非常的重要,一般的中文版本的说明书比英文版说明书得分高。 |
Web支持 |
是否有及时的信息反馈,常见的FAQ,如果说明书有什么不足,在这里也可以弥补回来。 |
驱动程序 |
升级是否及时、下载地址是否容易查询 |
Email支持 |
我们会通过Email调查来考察反馈速度 |
电话支持 |
是否有800免费支持电话,解答是否详尽、准确、耐心 |
质保 |
包括质保时间长度、方式等等 |
在部分的评分的的基本原则是商家能否为用户提供更多更优质、更低廉和本地化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