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测试结果
首先使用了3Dmark2000 v1.1和3Dmark2001 SE对于显卡的D3D性能进行了测试,其中3Dmark2000测试的是显卡在支持DX7的应用方面的性能。GeForce4 MX440 with AGP 8x依然不提供对于DX8.1的支持,同其主要的竞争对手Radeon 9000相比,这个方面是其最大的不足。3Dmark2001测试的是显卡对于支持DX8.1的应用方面的性能,不过对于没有低于DX8.1提供完全支持显卡的这款软件也可以运行,仅仅是几个场景不能运行,不过对于最终的得分影响不大。
CodeCreatures Benchmark Pro和Comanche 4都是支持DX8.1的测试程序,不同的是前者要求显卡必须支持DX8.1,而后者也允许不支持DX8.1的显卡运行。这种时候,GeForce4 MX440 with AGP 8x的劣势就表现出来,因为对于必须要求DX8.1的应用它根本无能为力。不过,对于兼容两种显卡的应用来说,GeForce4 MX440 with AGP 8x似乎还占据了优势。
D3D性能测试


在3DMark2000和3DMark2001的测试中,可以看到GeForce4 MX440 with AGP 8x相对于原来个GeForce4 MX440的确有了一定的提高,并且在DX7应用占据了一定的优势,而在DX8.1的应用则没有了优势,依然明显的落后于对于DX 8.1提供完全支持的Radeon 9000 Pro。当然同GeForce4 Ti4200的性能差异更多了。


GeForce4 MX440 with AGP 8x对于必须DX8.1支持的应用来说显得束手无策,Radeon 9000 Pro虽然距离Ti4200还有相当的性能差距,但是聊胜于无,毕竟用户可以利用它运行这些应用程序;在Comanche 4这种游戏中,GeForce4 MX440 with AGP 8x的性能略有提升,并且同Radeon 9000 Pro相比没有差距,毕竟游戏的要考虑到对于以前硬件的兼容性,除非铁杆的Comahche迷,否则不会为了一款游戏更换显卡的。
OpenGL性能测试
在OpenGL性能测试中,我们选择了Quake3、RtCW、GLmark和专业OpenGL测试软件Specviewperf。其中,Quake3和RtCW都是采用了Quake3游戏引擎,但是由于后者经过再次开发,因此测试结果还是有些不同的;GLMark是其实的Vulpine根据其开发的游戏开发平台推出的基准测试程序,不过现在并没有看到那款著名的游戏采用这款引擎;Specviewperf 7.0用来测试显卡的专业OpenGL应用的性能,当然即使CG爱好者也不会选择这样的显卡来进行这个方面的应用,我们只是利用这种测试程序来检验显卡在个方面功能的完整性。
Quake 3 v1.17


Quake3测试中还是使用了Demo 001和Demo 002两个场景(Q3DM7和Q3DM1),Ti4200的核心频率和显存带宽虽然不是最高的,但是其性能优势却无可比拟,应该是其双材质管线以及整体优良的设计造就的,而Radeon 9000 Pro却是采用了单材质管线设计--虽然号称具有6材质/pass的处理能力,但是测试结果表面在Quake3应用中并没有体现出什么优势。
我们使用了RtCW MP Test 0.7.15进行了测试,测试条件如下:
Quality |
High Qulity |
GL Driver |
OpenGL |
GL Extensions |
Yes |
Video Mode |
640x480或者1024x768 |
Color Depth |
32bit |
Full Screen |
Yes |
Lighting |
LightMap(High) |
Geometric detail |
High |
Texture Detail |
High |
Texture Quality |
32bit |
Texture Filter |
Trilinear |
Compress Textures |
Yes |


个人觉得RtCW是一款比较有意思的程序,利用它的测试方法得到的测试结果显示各款显卡之间并没有很大的差异,而且两个场景的测试结果显示在低分辨率下GeForce4 Ti4200的性能反而不如其它的三款显卡;GeForce4 MX440 with AGP 8x相对于GeForce4 MX440还是具有些许的优势的,但是用户在玩游戏的时候是肯定察觉不出来的。

GLmark测试中,原来不占优势的ATi显卡这次却全面超越了nVidia显卡,要知道这款测试软件专为GeForce3显卡做了专门的优化。GeForce4 MX440 with AGP 8x相对于老的GeForce4 MX440还是有了些许的提高。

对于这项测试的结果我们不需要评判,测试结果都明明白白的通过上面的柱状图呈现在了各位的读者面前。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ugs-01测试中,GeForce4 MX440 with AGP 8x运行的异常缓慢,使用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才结束了这项测试,可能因为耗时太长,Specviewperf仅仅给了0分,这点同Radeon 9000 Pro的表现是一样的,估计是雷管40.71驱动的问题,以前我们使用30.80在GeForce4 MX440上并没有这个现象。
结语
些许提高的核心频率+更高的显存带宽+AGP 8x=GeForce4 MX440 with AGP 8x
GeForce4 MX440 with AGP 8x的核心代号为NV18,相对于原来的NV17,其研发代号仅仅升级了一位,如果不是加入了对于AGP 8x的支持的话,那么这款核心同NV17并没有什么不同,而让GPU支持新的接口规范,估计不会对于芯片有太大的改动,只要让它具有识别AGP 8x工作模式的能力并且按照规定的时序传输资料即可,所以这样的一款“新”的核心对于用户特别是已经拥有了GeForce4级别的显卡的用户没有任何的吸引力。
SiS推出了支持AGP 8x和DX 8.1的Xabre核心,nVidia并没有丝毫的反应,ATi推出了支持DX8.1的Radeon 9000/Pro,nVidia也表现冷淡,虽然很多方面的测试显示Radeon 9000 Pro超过了GeForce4 MX440,直到ATi的Radeon 9700真正的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之后,nVidia终于做出了反应,推出了具有AGP 8x的新显卡GeForce4 MX440 with AGP 8x和GeForce4 Ti4200 with AGP 8x。
AGP 8x仅仅是GeForce4 MX440 with AGP 8x的幌子,如同一个有些沉默但是又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的人干咳两声希望引起他人的注意一样,GeForce4 MX440 with AGP 8x仅仅是nVidia的一声干咳。对于这款产品来说,AGP 8x是可有可无的,仅仅证明了nVidia的产品也支持了这个现在看来还有些超前的接口规范,至少在目前(今年年底到明年年中)的应用中这个接口规范并无法给显卡带来性能的提升,目前显卡的瓶颈并不在这里。
就现在的情况来看,nVidia无论是在低端产品还是高端产品上都比ATi的产品少些亮点。ATi Radeon 9000虽然不支持AGP 8x但是提供了更加具有意义的DX8.1的支持,在这个两个中选择我想很多用户会选择DX8.1而不是AGP 8x。原因有两个:想要升级显卡但是还不想升级主板的用户,不原因为了这个还没有多少用的AGP 8x付出那么高的代价;即使打算升级主板的用户,也只有VIA和SiS这样的第三方厂商的产品来选择,Intel还没有支持AGP 8x的产品,很多注重系统稳定性的用户可能也会因此打消升级主板乃至显卡的念头。
最后一个因素,GeForce4 MX440 with AGP 8x的价格可能会比较高,至少会比GeForce4 MX440高,为了提供更高频率的显存它必须采用了FGBA封装的显存,这样的成本应该比原来TSOP II封装的显存成本--GeForce4 MX460面临的尴尬相当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使用此种显存而导致的成本较高所致的。
我们的目光应该停留在nVidia造势已久的NV30的新一代GPU上,它将会提供不亚于Radeon 9700的性能和功能。其实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nVidia发布NV30之后中低端产品的设置是更实际的事情。MX系列的显卡还会停留在NV1x的核心的基础上吗?MX系列会提供对于DX8.1的全面的支持吗?
关于MSI GeForce4 MX440 with AGP 8x显卡
采用了公板设计,做工、用料都没有丝毫马虎,在整个测试中表现的相当的稳定。虽然我们收到的并非完整的零售版的包装,但是从其提供的附件中可以看到这将是一款性价比较高的产品。
这款显卡的超频能力,给我们留下的深刻的印象,我们成功的把它从默认的275MHz/512MHz超频到了340MHz/640MHz的水平,其性能也随之有了大约15%的提升,而且显卡整体的发热量并没有因此大幅度的提升,显存的发热量也很小--这同这款显卡强劲的散热风扇和FBGA封装的显存不无关系。

超频前截图

超频后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