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提起VIA的Intel平台产品总是让人想起去年P4X266推出之际VIA与Intel的那场官司。许多主板大厂因此也不敢触及这些产品。其实,不可否认的是自VIA P4X266以来,VIA的Intel平台产品都很优秀,这源于VIA积极倡导DDR内存的成功策略。从DDR266开始,到DDR333,再到DDR400,VIA的芯片组一直走在最前面。P4X333起,VIA已经成功支持AGP 8x以及DDR333,在新产品研发方面一向快速的SIS矽统科技也不得不暗自佩服。
顾名思义,VIA的P4X400和P4X333相比,支持内存运行频率方面已经提高到了DDR400的水平。不过大家都清楚:DDR400是一个未经过JEDEC组织的认可的非正式标准,没有一个标准的规范导致了现在市场上面DDR400的相关产品鱼目混珠良莠不齐,DDR400能否成为JEDEC认可的标准和DDR400究竟有多大的市场生命力息息相关。而最近威胜和矽统不约而同的宣布决定放弃对DDR400的拥趸似乎又预示着什么。不管怎么说P4X400这样的产品无疑又将是Intel Pentium 4平台下性能最为强大的产品之一。

众所周知,至今Intel Pentium 4的400/533MHz总线所需要的内存带宽一直无法得到满足。通过简单的计算可以算出:400MHz的Pentium 4需要3.2GB/s的内存带宽,533MHz的Pentium 4则需要4.26GB/s。如果想要完全达到这个需求,目前为止只有Intel PC1066的RDRAM才能满足(PC1066的RDRAM带来的内存带宽能够达到4.24GB/s,刚好符合533MHz Pentium 4的需要),不过,PC1066的RDRAM价格也是你我普通消费者难以承受的。于是,Pentium 4平台下想方设法提升系统内存带宽就是现在所有Pentium 4平台的当务之急了。
虽然没有通过JEDEC认可,DDR400理论上还是能够带来3.2GB/s的内存带宽,刚好符合400MHz前端总线的需求,距离533MHz的需求逐渐缩小。所以P4X400理论上在性能提升中还是明显的。
P4X400中的AGP 8x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早在P4X333发布之初我们就看到过他的身影。笔者这里不做详细介绍。随着3D需求和显卡技术越来越高,类似Radeon 9700那样每秒100M个多边形吞吐量已经成为现实,其Vertex Shader高速运转时所需要的数据流量很可能超过2GB/s,虽然显卡结构会有Cache提供一定量的数据,但是无论如何只有1.06GB/s的AGP4X已经不够,支持AGP 3.0的8x模式带来的2.13GB/S就显得如此必要。不过,现在为止所有的AGP 8x主板还都不是最完美的AGP 8x模式,至少AGP 8x支持的AGP Port技术笔者没有在任何支持8x的主板上看到过(所谓AGP Port,是AGP 8x的一项新的技术规格,简单来说就是每个Port能挂载2个主设备,这样就可能出现多GPU并存一个显卡的情形,类似于Voodoo 2中的SLI的技术将在AGP8X上再次复苏。)
VT8235这颗VIA第一款支持USB 2.0的南桥芯片也不已是什么新鲜,同样早在P4X333时代就曾出现。除了我们都已经了解到的USB 2.0、ATA133和6声道输出能力以外,VT8235带给我们的还有改进了的V-Link技术。所谓的V-Link技术是VIA制订的HDIT规格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由于VIA将USB、IDE和PCI设备都设置在了南桥,所以必须要将南桥和北桥的带宽提升,原先P6的GTL+总线结构的通道只有33Mhz频率,133MB/s带宽,所以VIA采用了他们自己的连接技术V-Link模式,通过V-Link模式,系统可以得到32-bit,66MHz或者133MHz频率的速度,带宽扩大为266MB/s甚至533MB/s,这样就可以保证IDE和PCI并发最高速度下也不会产生瓶颈。过去VIA一直采用的是266MHz模式,这个模式可以应付一个ATA133和一条PCI32/33总线的稳定运行,但如今高带宽的USB 2.0出现了,高达480Mbps的带宽需要足足60MB/s的带宽,而且还不是象ATA那样一个时刻只能让一个ATA设备运行,所以原先266MB/s的V-Link技术就自然而然上升了一个档次,提高到了533MB/s,最大限度保证系统各个外设拥有足够宽的运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