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PC市场,Intel就像一位旗手,不管它的旗帜指向什么方向,总会有一大批的厂商或心甘情愿、或身不由己的扑向那个未知的方向。现在随着915/925在市场中的逐渐铺开,DDR2这种以往我们只见诸于高端显卡的东西也在市场中逐渐扩大了自己的份额。金士顿想必早已是大家心目中高贵的象征了,现在,我们也拿到了由金士顿出品的DDR2内存,而且第一次测试就是单条1G的容量。

同以往的金士顿产品一样,这款DDR2内存的包装同样简朴,这同现在大量内存厂商采用的精美包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这根内存采用的是双面18颗总容量1G的设计,也许现在我们看着1G的内存还会发出海量的感叹,但是要知道未来的Longhorn操作系统对内存的标准需求就是1G,当然,对于这个标准需求我们完全可以参考XP的标准需求128MB,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未来我们对内存的需求到底有多大。

可能会有部分不太了解DDR2的朋友会问为什么DDR2内存上的电气元件这么少啊?其实这是由于DDR2的技术特性决定的。我们知道在传统的内存模组上会看到大量的电阻,而这也被我们认为是一款内存做工好坏的标准,其实不然,在支持高频率元件的PCB设计中,由于会遇到关乎信号完整性的各种问题,PCB的设计很难找出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像内存这样采用拓扑结构的设计,当信号沿传输线进行高速传输的时候,往往会遇到阻抗不匹配,而阻抗不匹配在内存上则会发生在数据线末端,学术上称之为阻抗不连续点,此时将有部分信号从阻抗不连续点沿传输线传回,造成反射现象,反射现象会造成传输时间上的不一致,最终将会导致传输信号的不完整性。因此,在DDR和SDR内存上我们会看到大量的终结电阻器。但是DDR2本身就内置了终结电阻器,因此就给我们呈现了一付特别清爽的面孔。

不知道大家对这个品牌的内存颗粒熟悉吗?这是一款由日系厂商生产的内存颗粒,这家厂商的中文名字叫尔必达,念起来比较拗口。尔必达是由NEC与日立在1999年12月20日合资成立,并于2000年4月开始营运。总部设在东京,专业提供DRAM,现正与Intel联合研发DDR3内存。

这就是这款内存上的标签了,上面清楚的标明了这款内存的技术规格,下面的1.8V则是DDR2内存的标准工作电压。同时我们也得知这款内存由美国生产线制造,并且具有很高的性价比。
测试:
由于我们这次金士顿仅仅送测了一个内存条,所以我们就无法进行双通道的测试了,当然成绩也不会很高。但是我们仍可以从它的测试成绩中管窥一豹。
硬 件 环 境 |
CPU |
Intel Prescott Pentium 4 3.2GHz(200MHz x 16) |
操作系统 |
Windows XP + SP1 |
显卡 |
nVidia 6800 |
硬盘 |
西捷酷鱼7200.7 120G 7200 2M |
主板 |
微星925 |
默认频率下的表现:

由于是单通道,这款金士顿的得分并不显得抢眼,如果换成双通道,理论上的得分应该在5000左右。

在PCMark04中,这款内存的得分倒是明显超越了相当一部分品牌DDR2的表现。

这是PCMark04得分的详细列表。
当我们进行超频测试时,由于我们手头上只有一套DDR2平台,所以进行的相当困难。不知道是哪一个配件的原因,哪怕超上1MHz,系统就有不稳定的现象发生,最终,我们没有取得超频后的成绩,在这里我们向读者致以我们的歉意。
有分析报告说2004年底之前DDR仍然是市场中的主力。但是我们认为决定DDR2普及速度的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众多的PC机生产厂商,当他们大量生产基于DDR2平台的整机和笔记本时,相信DIY市场也是绝对坐不住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软件,相信当微软的Longhorn操作系统面世后,内存的需求量将会激增,而那个时候DR2的生产工艺肯定已经十分成熟,生产成本也会降至人们的心里承受底线之下,相比于相对落后的DDR,人们肯定会采购更加先进的DDR2,而那个时候,就是DDR2真正主宰市场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