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机箱选购技巧:电磁兼容
这可是一项很重要的考虑因素。
影响电磁辐射的设计主要有:钢材、EMI弹片、机箱开孔大小、挡板之间的结合处理等。
1、 钢材
机箱内部所有的铁件和外壳钢板最好都不要进行喷漆处理,因为油漆含有树脂成分,它会氧化钢板表面,而且破坏钢板的防辐射能力。
2、 EMI弹片
作为防电磁辐射的基础,机箱要保持一个完整的金属体,这就要求机箱中任何两个相邻的金属板材间都要保持有良好的接触,我们在一些质量较好的机箱框架上经常能见到很多的EMI触点,它们就是用来加强与侧板的接触的,这种触点排列的越紧密越好。
优质机箱除了采用EMI触点外还增加了EMI金属弹片,因此具有更好的弹性和接触能力,能够充分的将机箱框架和侧板连接为一体,这样才能真正有效的降低辐射的干扰。除了侧板连接处要增加EMI触点外,ATX电源与机箱连接处、前面板的驱动器扩展仓、后面板的固定支架等也都要有这样的触点,这样才能保证各个部件间连接的紧密性并有效的降低辐射的强度。此外,有的机箱还尽量采用一体化的结构,将右侧板和上下侧板用一块钢板冲压而成,减少了板材间接触的缝隙。

(机箱框架上的EMI金属触点)

(EMI金属弹片)
许多厂家对EMI弹片的处理都不合格。
3、 机箱开孔
机箱里面的配件发热越来越大,一些厂家为了宣传其散热效果,在机箱表面的开孔也越来越多,其实,机箱开孔并不是越多越大就会越理想。对电磁幅射的遮蔽方面,机箱设计中的开孔及线性尺寸的大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理论上理想的孔径尺寸为r/30(r为波长),这样的开孔既能照顾到机箱的散热需求,又能有效地防止电磁波的辐射。
大型通风口要用小而多的开孔代替是防止辐射泄漏的唯一办法,六角型小孔能更好的预防电磁辐射。

3寸和5寸扩展仓也必须搭配金属挡板来使用,只有那些已经安装了驱动器扩展仓前的金属挡板才能取下来。很多机箱的金属挡板都设计成一次性的,拆掉后就不能重新安装回去,当对应位置的光驱拆下来后这里就成了电磁辐射的通道,整机的防范工作就功亏一篑了。这种情况在后面板的固定支架上也会出现,因此大家还是选择采用螺丝固定金属挡板的机箱比较稳妥。此外,连接到主板上的机箱电源开关、指示灯的导线也会成为电磁泄漏的通道,因此要将这些线在机箱配件盒中赠送的磁环上绕一圈后再接到主板上,能防止电磁波的泄漏,而有的机箱甚至连前面板下部的USB/耳机/话筒接口也进行了屏蔽,用心可谓良苦。前面板没有用上的驱动器仓位也要增加金属屏蔽措施,与前面板连接的控制线穿过磁环的目的是防止电磁波通过导线泄漏。

(机箱前部防辐射设计)

(机箱内部防辐射设计)
4、 结合处理
主要是侧板与箱体之间的结合,要尽量减少缝隙的长度,并增加缝隙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