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国内目前的电子政务,大家恐怕想到的是某些简单的地区政府网站,它们一般只有地区要闻、风貌介绍、法规规章、招商引资等文字页面,都是属于初级的信息披露类网站。而较高级的省级政府网站也只是增加了办事指南、公众监督栏目,以及和所属各厅局的网站的链接。只有很少相对比较先进的电子政务网站有一些政务窗口,如工商登记的企业名称网上预查、网上年检、网上审批,税务的网上申报、网上税务登记,以及一些表格下载功能,但是这些政务功能所涉及的审批过程并不是很复杂,牵扯的部门和流程也相对很简单,网上的电子政务也只是起到了简单申请和辅助审批功能,一旦遇到多部门的联合审批,电子政务变得流程复杂时,行政审批就根本无法在网上完整实现。
那么为什么不能建立一个完整的行政审批的电子政务流程呢?主要的问题在于国内许多政府各门户网站建设没有统一规划,没有制定统一标准和格式,由于政出多门,标准分散,数据封闭,国内的电子政务发展遇到相当大的管理和技术瓶颈,无法形成一个政府、企业和居民联网互动态势。虽然经过了多年的电子政务发展,公众用户对电子政务网站的满意率还是不高,访问量也相对较少,实用性较差。
日前,记者从负责规划和开发国内首家行政许可管理系统的北京赛迪时代公司了解到的消息表明,这种部门分割、独立式的电子政务开发将得到彻底地改变,预计在今后的两年内统一规范的电子政务将得到迅速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将于7月1日正式实施,该法中已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和完善有关制度,推行电子政务,在行政机关的网站上公布行政许可事项,方便申请人采取数据电文等方式提出行政许可申请。而且相关职能部门应当与其他行政机关共享有关行政许可信息,提高办事效率。根据此法的要求,我国各地各级政府的应对措施,大都会向着加快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办事程序,实施一站式服务的战略方向发展。
关于如何建立统一规范的电子政务网站,有关专家分析建议,首先为落实行政许可法,各级政府应尽快采用行政管理手段,限期清理现存行政审批事项,并在“物理上”将相关审批部门的受理功能集中于一处,统一对外办公,体现便民。其次,相关管理部门为集中办公的各窗口单位,应创建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实现网上并联审批,简化手续,优化程序,提高时效。新的统一规范的电子政务系统应实现审批全过程的电子化,届时用户可利用因特网就地、就近申报,承办单位在网上予以受理,经政务外网和政务内网办理,后从因特网上反馈结果或查询进度。
7月1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和实施将给政务工作电子化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也提出了急迫而具体的需求。《许可法》一方面明确了各项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一方面强调了行政许可的监督与责任制度,并对行政机关违法设定、实施行政许可的行为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由此可见,一个基于统一标准和技术手段、能满足政府系统不同层次的共性和个性需求、并能充分实现数据无缝整合和交换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将会迅速地建设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