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引言
随着软件容量的增大和文档容量的“发福”,刻录机成为我们进行文件传输时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许多发烧友都在自己的电脑配置里面选择用刻录机代替光驱,一来可以进行数据文件的传输,二来可以自己制作CD、VCD作为娱乐,有兴趣的话还可以自己编辑制作电影……
如今的刻录机就好比当年的光驱,速度一个劲的往上跳,48X才进入市场不久,52X刻录机已经悄然出现,不过,作为数据存储重要载体之一的CD-R刻录盘,其市场供应却远远没有跟上刻录机提速的步伐。主流的刻录盘仍旧停留在32X左右,如果你买了一款48X或者52X的刻录机,难免让人有杀鸡用牛刀的感觉,一台高倍速的刻录机,要是没有高品质的高速刻录片配合,不但刻录机要降速刻录,而且由于违反高倍速刻录机的最佳刻录速度,长期下来还会损伤刻录机。高速刻录片在技术及制程的要求相当的高,并非一般小厂就做得到的。为充分满足广大高倍速刻录机消费者对高倍速盘片的需要,同时研发生产刻录机与刻录片的大厂——明基BenQ,以自身较强的研发实力,即时的向市场中推出了48倍速高速刻录盘。
刻录盘的种类
一直以来,我们在使用刻录机的时候,对于刻录机的选购往往比较注重,而对于盘片的选择就比较随便了,购买过CD-R盘片的朋友都会有这个感觉,市场上的品牌实在多得有点离谱,而且盘片的品种也多如牛毛,有蓝盘、金盘、绿盘等等,它们的不同只不过是使用了不同颜色的有机染料,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去分辨一款盘片的质量好坏,挑选自己需要的盘片,让我们从头来说吧。
首先是绿盘,这是市场上最早看到的刻录盘,它所用的是一种被称为Cyanine(即青色素)的有机染料,由于它是一种青蓝色的感光材料,当它与刻录盘反射层上的金黄色混合以后,从数据面上看上去就变成了墨绿色,这就是我们称其为绿盘的原因。
其次是蓝盘,它是现在使用较多的一种刻录盘,因为它可以长期保存数据,且价格不贵,可以用来保存重要资料。蓝盘它采用的是三菱化学公司开发生产出了一种金属化的AZO有机染料,并使用成本较低的银作反射层材料。AZO本身为深蓝色,因此与反射层的银白色混合后,使CD-R光盘的记录面呈蓝色,因此使用AZO染料的CD-R光盘就被称为蓝盘。
金盘的名字听起来很酷,它是基于Phthalocyanine的酞菁染料制成。酞菁染料本身呈淡黄色,与反射层的金色混合后,使CD-R光盘的记录面呈黄金色,因此使用金反射层的酞菁染料CD-R光盘被称为金盘。为了降低金盘的生产成本,目前许多CD-R盘生产厂使用银反射层,使酞菁染料的淡黄色与反射层的银色混合后,使记录面呈白金色,因此这种CD-R盘被称为白金盘。 这种淡黄色的Phthalocyanine(即酞菁染料)是在绿盘所使用的Cyanine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使它具有更好的抗光性和稳定性,可以长时间保存而不会产生异变,一些名厂所生产的金盘甚至可以保存上百年(只是理论上的,不过没有人做过这种实验),所以很多想把录影带转刻成VCD光盘而长期保存的人都指名要用金盘来刻,它也是最容易在VCD机中使用的刻录盘。
最后要说的是彩盘,彩盘大部分刻录容量都属于标准容量,它的特色在于刻录面摆脱传统金、蓝、绿、白这几种常规色彩,呈黑、棕、黄、红、紫、深蓝、深绿等色彩,使刻录盘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别是黑色的刻录盘受到很多电脑爱好者的青睐,认为利用黑盘刻录出来的作品够COOL。根日本Sony公司的技术人员介绍由于黑盘的反射率小,比普通的CD-ROM光盘更能吸收激光;反过来说,就是使用少量的激光束便能得到良好的读取效果,也就更好地延长了激光头的寿命。大部分电脑爱好者购买彩盘都是冲着颜色漂亮去的。由于使用 phthalocyanine 染料的光盘可以呈现任何颜色,所以实际上这些彩色盘片的本身用的染料就是phthalocyanine和我们常见的白金盘的染料是一样的.
碟片的速度
碟片的速度通常只在一些CDRW碟片中,和一些为了强制其碟片写入速度的CDR碟片中,而大多数CDR碟片没有写入这个信息,为此一些高速刻录机就能对这些没有记录最大写入速度的碟片进行超速刻录,而能否超速刻录还与机器有关(超速刻录的最终效果,要看碟片本身的质量和刻录机本身采用的刻录控制技术)。
还有就是碟片的子信息,这部分信息记录的是刻录机刻录盘片所选用的最佳模式,大家都知道,盘片根据质量,有分A、B、C级,但是大家对A、B、C是如何定义的还是不很明了。其实,目前对于盘片,国内外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质量标准。通常大家讲的A、B、C级,都是厂家各自的品质标准。
在裸盘下生产线的时候,通过外观检验、几何检验、刻录兼容性和刻录品质检验等工序,分出A、B、C级盘片,一般厂商的A级片用来给重大的OEM客户和自有品牌交货,B、C级片用来出给小OEM,或者做白标处理。所以,通常情况下,品牌、口碑,就代表了品质,如市场上SONY、BenQ、TDK等品牌,品质就相当的出众。
高速刻录的关键因素
高速刻录片之所以可以高速刻录有两个重要的关键,一个是塑料基板,另一个就是染料记录层。
盘片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塑料基板。如果基板的质量不好,在刻录机里的旋转之下,会有不平衡的问题,这会对刻录机的马达轴承造成伤害。在高速烧录中此问题会特别严重。刻录的原理是由镭射光于刻录片纪录层轨道上的一小点聚焦并烧入信号。比如在52倍速的刻录模式下,刻录片的转速可以达到每分钟11,000转,镭射光还要能够精准的聚焦,这就要靠结构精密的刻录片了。首先,刻录片要完全的对称均衡,不容许偏心。另外,刻录片要非常平整,否则焦点不能够维持在一定的高度。最后,在塑料基板上的轨道有细微的信号供镭射头寻址,在高倍速的刻录模式下,此寻址用的信号要更为精确,否则镭射头很有可能就会将资料刻入错误的轨道,这就会造成资料遗失或者跳针的结果。
刻录片的资料都是记录在染料记录层的。在高速刻录模式下,镭射光要在极短的时间里将资料刻入,因此记录层的染料必须要对镭射光非常的敏感,才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将资料刻入。但是这还不够,虽然高倍速刻录片要调配出对镭射光很敏感的染料,可是又不能对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的光产生反应,这样才能确保刻录片里的资料不会变质。因此,高倍速刻录片染料的纯度必须相当高,不容许有任何的杂质。所以在制作过程中,染料不能多次回收,才能达到最佳的感光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