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用户登陆 免费邮件订阅 站点地图
 
首页 硬件中心 电子商城 电脑直销 虚拟社区 二手市场  专业论坛
 
硬件首页  硬件新闻  硬件评测  电脑DIY | 硬件大全 | 硬件厂商 | 硬件论坛
ZOL首页 > 硬件中心 > 电脑DIY >疑难杂症           查看全部疑难杂症文章


由劣质光盘引起的光驱故障一例

类型:转载 作者:作者:韩建民 日期:2002-12-02 09:08:10



  本人在工作中经常使用课件进行辅助教学。一天下午急着做一个课件,因素材不足,便从同事处借了一张存有大量课件素材的光盘,放入光驱使用,采得了许多有用的资料,使我的课件增辉不少(看来要感谢光盘的主人了)。我继续浏览光盘上丰富的素材资料,过了大约1小时,只听见光驱里“啪”的一声响,着实吓我一跳,再看计算机已毫无反应,光驱指示灯也灭了,按光驱前面板的开仓按钮,无效,里面的托盘出不来。使出我平时遇到停电时取光盘的“杀手锏”:用细铁丝轻捅光驱前面板上的小孔(紧急退盘孔),也不管用。

  初步分析是光驱发生故障。为彻底搞清问题所在,重新启动计算机,系统启动过程正常,只是光驱指示灯不亮,打开“我的电脑”后发现光驱盘符(F:盘)也没了,按光驱面板的开仓按钮,还是没有反应。再次重新启动计算机,光驱指示灯依然不亮,打开“我的电脑”,哎!这次有门儿,光驱盘符出现了,忙用鼠标双击它,得到的却是“无法访问F:,设备尚未准备好,重试或取消”的“友好”提示信息。由此,我进一步推断,是光盘在运行中发生问题导致光驱出现故障:光盘在高速运转过程中因失衡而出现“脱轨”现象,卡在光驱里面导致其“罢工”,而且光盘很可能已经“粉身碎骨”了。看来这个问题靠软件是解决不了的,必须对光驱施行“外科手术”。 


  图1 光盘已经粉碎并散落在光驱内部各部件之间

  于是,我打开机箱,小心地拆卸出光驱,拿起来轻轻一晃,传出碎物在里面撞击的响声,果然是光盘碎在光驱里了。将光驱平放在桌子上,用改锥打开上面的金属盖,果见光盘已经粉碎,大小不等的碎片散落在光驱内的各部件之间(图1)。 


  图2 清洁出的光盘碎片


  再打开光驱下面的金属盖,找来镊子、皮老虎和小刷子,小心翼翼地将碎盘片从光驱内取出,吹出表层的碎片,刷出碎渣,并把这些东西堆放在桌子上(图片2)。检查内部电路板和其他部件,没有发现烧坏的迹象,也无焦糊味。

  重新安好光驱的上、下面金属盖,装入机箱,接好电源、数据线,开机,只见光驱指示灯连续闪烁,像是在向我宣示它仍有存在和使用的价值,这是好兆头。系统启动完成后,按上光驱开仓按钮,托盘出来了,放进一张MP3光盘,打开“我的电脑”,双击光驱盘符运行光盘,周华建那首动听的《世界由你我开始》立即飞进我的耳廓,读盘正常,OK!

  最后提醒广大朋友,遇到此类问题时,一定要保持冷静,认真分析情况,正确判断故障原因,然后加以排除,从而使您的计算机尽早恢复工作。在排除硬件故障的过程中要做到稳妥、准确、细心,不可滥施“暴力”,以免对设备造成人为损伤或其他不必要的损失。

  叮当点评:光盘之所以会在光驱中“粉身碎骨”,主要是因为光盘四周的重量不均,致使它在高速旋转的过程中发生倾斜,进而与光驱内部的部件发生碰撞而造成的,所以我们在使用光盘时尽量不要在光盘的边缘处贴上可能会导致光盘四周重量不均的标签,以免带来无谓的损失。





资料来源:中国电脑教育报
1196



很好 一般 较差
相关文章:
胆大心细就能成功:菜鸟修光驱 (2002-12-12)
岁末PC配件采购系列之--光磁产品的选择 (2002-12-11)
明基光驱携手豪杰软硬兼施做到“最佳” (2002-12-10)
CD-RW市场“火”爆明基BenQ占尽先机 (2002-12-09)
绝对震撼!报废光驱也值100元! (2002-12-07)
给光驱加个透明的窗户 (2002-12-07)
AOpen 发布最新的52倍速的CDRW (2002-12-04)
网友评论:
热点新闻
电脑游戏玩家装机方案二则
利用P4 1.6A GHz验证热量监控机制
变!变!变!罗技红色光电鼠标发蓝光!
只要3800元,GHz、DVD、MX440和17纯平都有了
跟我学:自制圆形数据线
“把握趋势,推动应用”-2002年CCID中国信息技术年会成功召开
写在Hammer发布之前,AMD 我们不能没有你
我的精英主板P6STP-FL迎来了第二春
周末逛北京金桥利康二手电脑市场
最新廉价超频装机方案二则

硬 件 专 题
DDR 400 大转折
聆听AGP 8x的脚步:AGP 8x产品大看台
联维尔产品专题
ZOL十一月倾情奉献---LCD选购专题
微软硬件产品专题

相 关 资 讯
[电子商城]CD-ROM
[二手市场]CD-ROM
[产品报价]CD-ROM
[产品资料]CD-ROM

关于ZOL | 广告@ZOL | 招纳贤才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C)1999-2002 中关村在线版权所有
如用做商业用途请先与 webmaster@zol.com.cn 联系
建议使用IE4.0或以上版本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