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突飞猛进,特别是喷墨、激光打印机市场产品价格迅速下滑所引起的“雪崩”效应,催生了喷墨、激光打印机耗材市场的蓬勃发展和耗材需求的急剧增长。通用耗材作为“高贵”原装耗材的“平价替代品”也获得了迅速发展,日益扩大的市场空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厂商。市场上除了一些老牌厂商外,格之格(G&G)、等大牌厂商也开始纷纷加入这一市场的角逐。一时之间,国内通用耗材市场上刀光剑影,品牌大战愈演愈烈。面对通用耗材市场上不断涌现的厂商,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不禁要问:通用耗材市场的奶酪有多大?谁又能抢到最大的奶酪呢?
通用耗材市场, “奶酪”越做越大
据CCID调查显示,2000年,我国国内市场共销售激光打印机硒鼓420万个,墨盒1650万个,包括色带、打印介质等耗材累计,中国耗材市场在2000年消费了35个亿。2001年,中国市场共销售激光打印机硒鼓450万个以上、墨盒接近1800万个,包括色带、打印介质等耗材,中国耗材市场容量2001年接近100个亿。截止至目前,国内喷墨打印机的保有量为650万台,预计到今年年底,喷墨打印机将增加200-300万台,达到900万台左右,激光打印机将增加到356万台,墨盒销量预计将达到3200万套,中国耗材市场容量将突破200亿元大关。而且,据权威机构预计,国内通用耗材市场将继续以每年30%的增长速度飞速发展。看来,国内通用耗材市场的“奶酪”已经膨胀到无比诱人的地步了。究其膨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打印机日益普及
随着计算机在国内的日益普及,大部分用户已经把打印机作为必要的外设。2002年上半年国内打印机市场销量增长率达14%,其中喷墨打印机的销量占了整个打印机总销量的63.9%,达210万台,家庭用户更是把喷墨打印机作为首选配置。预计今年喷墨打印机销量将净增200-300万台,到2002年底,我国喷墨打印机保有量将达850万台左右。打印机的日益普及,极大的刺激了打印耗材在国内的应用。数据表明,2001年中国耗材市场容量接近100亿元,其中喷墨耗材的市场容量就达到了58亿元的规模!
2、原装耗材要价太高
对于用户来说,喷墨打印机价格大约为600元—1500元左右,而一个原装打印墨盒售价大约在130元—290元之间,按照5%的打印覆盖率计,大约可以打印350页的标准A4文稿,因此,购买了喷墨打印机的用户存在着一个很尴尬的现象——买得起打印机,用不起原装墨盒,关键一个字:“贵”!而选择兼容墨盒就可以节省不小的开支。据民意测验表明:使用原装耗材的占45.9%,使用通用耗材的占42.2%,二者兼用的占11.9%。可以这么说,通用耗材产品由于自身独特的优势开始获得国内用户的认可。
3、通用耗材品质可与原装相媲美
目前,国产通用耗材与跨国企业的原装耗材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产品质量上比较,差距是越来越小。据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专业人士介绍,从技术角度来讲,现在正规的通用耗材产品与原装产品之间基本没有什么差别,比如国内通用耗材专业生产厂商珠海纳思达公司,其在国内推出的“格之格”通用耗材产品在某些技术方面甚至超过了原装耗材。
因此,随着打印机在国内的日益普及,原装耗材产品价格的居高不下,以及通用耗材品质的提升,国内通用耗材市场必将迎来一个更好的发展春天。
抢吃“奶酪”的厂商越来越多
耗材作为IT企业一个利润制高点,成了国内IT产业一块尚待开垦的处女地,在产品利润微薄的今天,国内耗材市场依然保持着50%~60%的利润空间,因此,中国耗材市场已经成为一块诱人的“大蛋糕”,吸引了众多厂商的加入角逐。
在这个机会面前,首先当推EPSON、HP、Canon等原装耗材厂商,他们是目前国内市场的绝对胜利者。他们长期把持着打印机的市场,并利用打印机本身的丰厚利润为其完成了初期的资本积累。伴随着打印机价格飞流直下,从打印机上赚取利润的做法已经不太可能,很自然,与打印机息息相通的墨盒产品就变成了他们承袭利润诉求的替代品。这在原装耗材对国内通用耗材实施专利封杀、技术封杀、服务刁难等就可以看得出来。
当然,耗材极高的投资回报率,更是吸引众多国内通用耗材厂商的纷纷加入这一市场的主要原因。低价格的市场策略,使国产墨盒生产厂家在市场上赢得了一席之地。市场上除了一些老牌国产厂商外,同时,“格之格”、等大牌厂商也纷纷加入到市场的争夺战中。其中,“格之格”从国际市场杀回国内,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虽然国内用户对“格之格”(G&G)产品还比较陌生,但在国际通用耗材市场上,“格之格”(G&G)享有极高的品牌知名度,作为全球通用打印机耗材最大供应商之一,“格之格”(G&G)在全世界通用墨盒市场的占有率高达13.3%,遥遥领先于其它品牌。因此,此次“格之格”杀回国内市场将让今后国内通用耗材市场的竞争更有看头。
谁将成为中国通用耗材市场的领头羊
在国内通用耗材市场上,各厂商都在想方设法以争到更多的市场份额,竞争加快了市场的成熟,竞争也加快了我们的通用耗材产业的发展。那么究竟谁将成为市场的统领者,谁最有资格吃到更多的市场份额呢?显然,具备以下条件的厂商将会在这场市场争夺战中脱颖而出。
1、品质与原装耗材差不多
由于原装耗材厂商都是国际厂商,因此,国内通用耗材厂商要想从原装耗材厂商口中夺“食”,其产品本身就必须符合国际品质的标准。由于受到不法商贩假冒产品的冲击,国内通用耗材一直以来给用户的感觉都是品质低劣的不良印象,因此,要想被国民普遍接受,就必须提高产品品质,重新树立用户对通用耗材的信心,只有具备国际竞争实力的厂商才能成为中国通用耗材市场的领头羊。而目前大部分国内厂商在产品品质上普遍存在不足,象“格之格”这样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的品牌并不多。据称,其很早就通过了世界最权威的实验、检验和认证机构—SGS授予的ISO9001国际品质认证。而且,在耗材产品的某些技术方面,“格之格”甚至超过了原装耗材厂商。
2、具备大规模的生产能力
众所周知,我国耗材产业规模现在还比较小,尤其是耗材企业,70%-80%厂家近乎于小作坊,没有大规模的生产能力。想要进一步发展民族耗材产业,形成规模是必不可少,只有具备了大规模的生产能力,才能形成规模效应,以规模降低成本,从而降低产品价格,促进普及。国内真正具备大规模生产能力的厂商并不多,“格之格”虽然是国内通用耗材市场的后起之秀,但其墨盒月产量就高达100万个,年产量超过EPSON天津厂。大规模的生产能力降低了“格之格”的生产成本,使得“格之格”产品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前提下,产品价格比原装墨盒少了三分之一。
3、产品一定要“走”出去
作为一个行业,作为一个民族产业,通用耗材的未来领头羊不应该只是将脚步放在国内市场,而应该走出去,走向世界。因为耗材市场目前大部分的份额还是被国外厂商的原装耗材所占据,中国的耗材市场再大也只是国际市场的一角。希望我们的耗材厂商在激烈争夺国内市场的同时,能够通过提高自身的产品技术优势,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迈开步伐走出去。可喜的是,我们看到了“格之格”(G&G)品牌已经在国际市场大展身手,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格之格”(G&G)不仅被世界最大的B2B网站排在重点推荐产品第一位,而且,在全球通用耗材市场上取得了13.3%的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在“格之格”品牌的带领下,将有更多的国内厂商“走”出去,共同担负起振兴通用耗材民族产业的重任。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骄傲地说:通用耗材市场的“奶酪”掌握在中国人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