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消费者,自我保护的唯一方法就是在选购时的细心细心再细心,具体而言,我们要做到望闻问切四个字:
望:此法指眼睛鉴别产品的优劣
1、 看包装
看有无被开拆过的痕迹,如盒装CPU,显示卡,显示器,声卡等产品在纸皮包装外多数有一塑料薄膜,没有的应该提起警惕之心。接着是看包装的防静电袋上的封口胶纸有无歪扭,薄膜袋有无折叠痕迹,驱动程序的盘有否开拆过。显示器和音箱要特别注意纸箱的底部封口胶纸(上下两面均是如此),很多时商家开拆作样品机的就是这么开的,样品重新入箱时清除残余的胶纸再贴上新的。所以最好是自己亲自拆包。
2、 看产品新旧
看缝隙位有无灰尘,外表有无刮痕或破损,特别是留意在安装的位置,如果被安装过的产品必定有划花的痕迹。比如主板,在各个安装孔位置和显示卡插槽就要特别留意,硬盘和光驱的两侧安装螺丝孔,内存和显示卡的话就要看金手指有否刮痕,有的话必定安装过。看内存或显存芯片上的字迹是否模糊,芯片表面经过REMARK或使用一段时间后字迹都会变淡。
3、 看编号
如内存,显存等只要察看其编号便可以得知其大致性能。如钻石硬盘的编号相当混乱,编号可以在硬盘上的标签纸上找到,配合一些报纸上的资料就可以确认是什么产品。LCT 10和LCT 15的区别至今还有商家在糊弄人,将之称为LC XXG。
4、 看特征
在选定要购买的产品时最好多看些打假的广告,搞清楚该产品的各种识假特征,怕忘记的话干脆拿着报纸或杂志去好了。例如长城电源和双飞燕鼠标以及中科大白鲨Modem均可以用电话查询真假的号码,钻石硬盘要贴有全国联保的标签才是三年保修等等。
5、 看货架
即看商家的货是否齐全,如果你要的产品商家没有的话,他必须向同场的别的商家炒货。这样一来,价钱铁定没得便宜不说,一旦需要保修起来也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烦,例如买个IBM的硬盘(IBM硬盘的水货很多),一旦炒出的商家没了影,那么炒入的商家很多的时候是一拖再拖,你催他也是没有办法。所以买东西最好是去一些总代理去买而不要贪小便宜。
6、 看装机的师傅
电脑城有很多装机的技术员依然是学徒级别的,这类人会经常犯些错误,新手嘛,也难免有错。例如硬盘灯不亮或长亮(就是不闪),或者电源灯闪个不停;软驱和光驱位置装不好,螺丝上不紧;固定主板的螺丝偷懒不加纸圈;应该用DMA66的硬盘线却用了DMA33,或者把硬盘线蓝色的一头给插在硬盘上。所以DIYer们帮别人装机的时候可以的话最好自己动手,要不也找个相熟的师傅级别的。
7、 看开机时的信息
开机时的重要信息按时间顺序显示三个画面为:示卡牌子及型号、显存大小。板型号、CPU类型及频率、内存大小、硬盘和光驱型号(这需要在CMOS中把检测设置为AUTO)。CPU频率、L2CACHE大小、硬盘容量大小。第2、3个画面均可以用键盘上的"BREAK"键停住观看,但速度一定要快。这些信息是最为真实的,商家不可能作假的了。
8、 看电脑工作时的指示灯
一些主板上有一个或两个的通电指示灯(红色二极管),只要通着电就会亮着,提醒不要对硬件进行插拔动作。下面说说五个最常见的灯。显示器的指示灯,正常工作时是绿灯,省电模式或没有信号时是黄色。键盘?quot;NUM LOCK"灯,最大的用处不是用来切换小键盘的数字和方向切换,而是判断是否已经死机,反复按该键,若灯可以正常熄亮,则没有死机。电源灯,主机通电后应该长亮。硬盘灯,是判断硬盘的工作状态,强烈地猛闪则是在进行繁重的运作,此时若掉电的话则会对硬盘产生严重伤害(包括按RESET键),软盘灯亮时取出软盘也会对软盘和软驱造成伤害。当你不进行任何操作时,window98下硬盘等是会在有规律地在一闪、一闪的,纯DOS下则不闪,若你不进行任何操作时硬盘灯仍然在闪个不停,你的电脑必定是中了病毒了。光驱灯,播放CD时该灯是有规律地在闪,读数据碟时频繁地无规律闪烁。知道这些灯号有利于了解电脑工作时的状态,也有利于故障的判断。
9、 用软件简单地判断配件的好坏
其实,用测试软件检测硬件是最好的方法之一,不用花很多精力,只要能看懂(英文)提示就能较容易甄别配件的好坏真假。因为Win98或Win2000下的软件都比较庞大或使用麻烦,测试时间长,所以这里笔者强烈推荐一个Dos下使用的共享软件"Hwinfo",小巧玲珑,一张软盘能随身携带,最新版能把硬件的所有信息都详详细细源源本本地告诉你,包括芯片型号,内部身份证(序列号)等等等等,它甚至能检测出Remark(超频)过的CPU,能测试你的系统,和P4系统做个比较……哈哈,你的机子有这么快吗?
闻(听)
就是用耳朵听和用鼻子闻。虽然人不是狗,嗅觉与听觉还是挺灵的嘛!电脑主机工作的时候必定有许多声音发出来,有时候判断故障必须用耳朵来听,只要有声音发出的地方我们都能判断其工作的情况,需要用鼻子闻的地方不多,但作用也不小。
1、 听机箱喇叭的响声
主机正常启动的话会发出一声短的"嘀"一声,显示卡松了就是一长三短的"嘀"声音,内存有问题则是不断地发出短的"嘀"声。这是三种最为常见的AWARD BIOS的故障提示声音。
2、 听音箱
相信各位买音箱的时候都必须试听其音质如何。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卖音箱的商家给你试听的时候是接在他自己的CD机上面,其效果相当的好,但是当你买回家接入电脑的声卡上来听的时候就完全不是那个样了。所以试音箱的时候还要试一下它在电脑声卡上的表现如何。
3、 听显示器
听显示器的耳力可能要比较好才行,在显示器通电并且接收到信号的时候,电子枪发射电子轰击屏幕那一刹那,会发出"刷"的一声(高频)。这种声音在电视机上比较明显,读者可以留意一下电视机的声音。另外有的显示器由于使用电磁继电器,在切换分辨率的时候会发出清脆的"嘀哒"一声,购买的时候要试一下切换多几次,听声音有否不干脆,有拖沓感。当然,这里指的是CRT显示器,LCD液晶显示器不会有此问题。
4、 听风扇
一般主机内有两只风扇:CPU风扇和电源风扇。我们使用的一般都是含油轴承风扇。新的风扇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就会因运行不顺畅而发出较大的声音,特别是在天气突然变冷的情况下。情况开始的时候是一开机,由于开机的时候电流较大,风扇发出嗡嗡的响声并伴随有震动,但在进入WINDOW逐渐消失。这时候就要把风扇拆开加油了,风扇相当的简单,并没有加油孔,只需要揭开风扇背面的不干胶标签滴一两滴轻质的润滑油就可以了(如缝纫机油)。
5、 听硬盘
硬盘的声音因硬盘的个体不同而相差比较大,早期一些容量为1G~4G硬盘的噪音比较大,现在的硬盘多数把噪音控制得比较好了。但是工作的状态声音是大致相同的。加电起动时,是硬盘马达开始旋转,那声音比较象飞机引擎启动的过程,只不过音量缩小了不知多少倍而已,这个声音在7200转的硬盘上比较容易听出来。接着是密集的"嗒嗒……",大约持续0.5秒,那是硬盘自检的声音。硬盘在进行读写的时候,如果文件是多而小,发出的声音是较有规律的低沉响声;如果是大文件,则是连续的响声。读写时候的声音其实是硬盘的机械结构寻道发出的声音,因为磁头并不和磁头相接触的。另外,在盘片的末端操作的声音也大于在盘片开头发出的声音。如果在硬盘格式化到某个位置就发出尖锐的声音,那么该位置的坏磁道必定是物理损坏了。关闭主机时硬盘会发出"得"一声,那是硬盘的磁头复位的声音。一旦硬盘发出不正常的声音,那么你的硬盘也命不久亦,还是帮它作好身后事--备份数据吧。
6、 听光驱
一般光驱正常进行读盘的时候除了发出呼呼的风声之外,就只有光头组件移动时发出密集的"嗤嗤"声,个别采用ABS稳定结构的光驱由于内部滚珠的转动而发出"刷刷"的声。如果是"咔,咔……"那样的声音是光驱在反复大幅度寻道;如果是"吱,吱……"则是光盘放不好或盘片变形而造成的刮擦声;如果听到碟片在呼呼地狂转但屏幕显示又读取不了数据的话,则是无法读取光盘了,还是把光盘取出来算了,免得伤害了光驱。现在高速光驱的噪声可是很大的哟!我们最好买能自动降速的产品。
7、 闻新产品的气味
凡是一些包装密封得比较好的产品如显示卡,显示器,主板,声卡等都会有一股塑料味,那是新产品特有的气味,一旦开拆过就没有了,闻这种气味的经验性比较强,闻过自然清楚,这里光用文字也表达不出来。而一些翻新的东西上面都有一股清香味,那是由于全部的清洁剂都带有香味的缘故。有的DIY高手甚至能根据主板上清洗剂或阻焊剂的味道判断出主板的产地!
8、 闻怪味
电脑工作时一旦发出怪味就要立刻关闭电源,查看怪味来源。因为电子元件烧毁了一般都会发出烧糊了一般怪味,电容的烧毁味道特别难闻。要是由于被雷击或者电压不稳等问题烧毁硬件,那么把损坏的硬件拆下来晾几天后气味才能消散,商家就是凭这些气味便可以判断出你的硬件是意外烧毁而不会给你保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