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对于所有的纯平显示器厂商而言,中国市场的2001年却是不平凡的一年,尤其是"液晶风暴"的意外来袭。用"忽如一夜春风来"来形容液晶显示器,仿佛一点都不过分。LCD以其节能、环保、无辐射、体积小等优点迅速征服了广大消费者,成为显示器市场引领时尚的"柔情少女"。接下来,就是液晶厂商的"千树万树梨花开",液晶市场由先前的默默无闻呈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三星、LG、飞利浦、明基、EMC等等厂商各显其能,15寸液晶迅速的走近普通消费者。那么,今年,我们在选择显示器时应该选择纯平显示还液晶显示器?
性能:纯平VS液晶
尽管今年的液晶市场打得火热,LCD的销售也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但和纯平CRT相比,它市场占有的份额实在是太小了。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目前液晶的显示技术尚不成熟。
LCD虽然没有CRT体积庞大、耗电和闪烁的缺点,但也存在画面精细程度不理想、视角不广以及彩色显示不理想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一些杂牌液晶显示器产品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分辨率上,对于一台LCD来说,它的最大分辨率也就是它的最佳分辨率,目前主流的15英寸液晶显示器的最佳分辨率为1024X768。如果要显示小于这个分辨率的显示模式,比如800X600, 可以有两种显示方式:居中显示和扩展显示。居中显示就是1024居中的800个像素,768居中的600条网线,可以被呈现出来,其他没有被呈现出来的像素与网线维持黑色。整个画面看起来好像是影像居中缩小,外围还有阴影环绕。而扩展显示就是用1024X768来显示800X600的图像,因为影像是被扩展至屏幕上的每一个像素,因此影像难免会受扭曲,清晰准确度也会受到影响。以三星、Sony等厂商为代表的中高档液晶显示器产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为那些注重效果而对价格不太敏感的人士提供了较理想的选择。相比之下,纯平CRT的分辨率是可以调节的,目前中高档纯平显示器都提供符合VESA标准的640X480~1600X1200的一系列分辨率。
由于在LCD显示器中为屏幕提供光源的是盘绕在其背后的荧光管,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亮度均匀性的问题:LCD显示器在屏幕的中央部分非常明亮,但在接近边缘部分,亮度却降低近25%,所以有些LCD显示器的亮度虽然达到200cd/m2以上(目前主流的15英寸液晶显示器的亮度为200~250cd/m2),但我们仍会觉得它不够"亮"。同样,三星等主流厂商的产品因设计较合理,其LCD显示器的亮度均匀性可以做得比较平均,但是目前尚不能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在亮度和对比度的比较上,纯平CRT大占上风。
对色彩的表现力方面,CRT也胜过LCD,三星系列纯平显示器在色彩表现力方面更是CRT显示器中的佼佼者。一般LCD厂商宣传的LCD显示器能够显示24位真彩色实际上都是通过抖动(dithering)算法来实现的,它目前只能显示大约26万种色彩(18位),与真正的32位色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相当精密的图案(比如经抖动处理的图像)可能在液晶显示屏上出现难看的波纹或者干扰纹。而CRT在理论上可以显示无限的色彩,目前的显卡都支持32位真彩色显示,显示的颜色高达1670万种。而且LCD显示器的颜色往往不够鲜艳,对亮度/对比度设置更为敏感,这与较好的CRT显示器的颜色还原能力基本独立于亮度的特性大相径庭。灰阶也是色彩表现能力的一部分,它强调的是对细微色彩过渡的表现能力。这种能力与色彩范围统一起来,才能真正衡量一台设备处理色彩的能力,这对显示器、扫描仪、打印机等都是一样的。在很多情况下,色彩的变化往往可以体现为亮度的变化。而人类对亮度变化的敏感程度远高于色阶的变化,所以,具有明显亮度特征的灰阶就成为考察色彩表现能力的极佳手段。从主观上来看,CRT的灰阶要远远好于LCD显示器。低阶灰色的表现能力差是许多LCD存在的问题,而且调高对比度会使浅色的过渡丢失。
LCD由于采用的是光线透射机制,在LCD正前方观看时,可以保证透射的光线都落在正确的像素点上,然后再被人眼观察到,但是当视角倾斜的时候,由于进入人眼的光线角度发生改变,相邻的像素点之间就会产生干扰,这时候的表现就是画面亮度变暗,色彩表现力降低,视角倾斜越大,这些现象越严重,甚至发生正像变为负像的现象,这就是我们所说"观察角度"的问题。当然,市场上的一些中高档产品,如三星151S,为消费者提供了较大的观察角度。而CRT是一种光线发射系统,其屏幕背后的特殊材料(荧光粉)能主动发射出光线,根本不存从正常视角之外观看时发生颜色严重失真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