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第1页:无线限的含义 第2页:无线Mouse的最强一代,微软“无线宝蓝鲨”初评 第3页:内外部构造 第4页:安装和实测感受
经典设计的一次脱胎换骨,纵横滚轮诞生!
滚轮的设计师微软1996年在鼠标上的一个创举。他的出现使得人们更加方便的使用着图形界面软件。让“窗口”得到了延伸。从那时起,滚轮被所有人所接受。
而今,微软推出了新一代的纵横滚轮来取代原有的单纵向产品。这会不会引起一次新的操作习惯变革呢?左右摇摆的方式将横向滚动变得更加随意。同时,这也使得滚轮的更加的复杂化和精巧化了。微软在滚轮样品包装盒上用了"Open the box and see the future"来形容这次创新,从中可以看出微软十足的信心。
正如图中所展示的,新型滚轮体积变大了,而支撑方式也更加讲究。而另一个明显的变化是运用了新的静音设计(这在微软鼠标中还是首次看到),并且整个光电滚轮和信号发生器被做成了一个整体,包裹在一个塑料外壳内,只有一根数据线延伸出来。这种一提的设计保证了在左右摇摆的时候也可以产生纵向滚动信号。解决了方向交叉带来的麻烦。巧妙又相对复杂的设计。看来那些急于跟进的鼠标厂商们要好好考虑一下提高自己的制造水准了。
光学引擎随之改变
从性能上看,6000次/秒的采样速率和400CPI的分辨率和前代并没有什么变化。但是由于微软的接口控制和光学信号引擎都是设计在一起的,由于滚轮变动而不得不增加的部分控制电路,也必须重新设计到一个整体芯片中。所以,我们看到的整体光学控制处理引擎也就和上代不一样了(芯片整体更换)。
上图就是新一代光学引擎,中间是它的CMOS(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元件)光学感应核心。
提高的无线工作频率和更加灵活的供电系统
这次的无线宝蓝鲨和其他微软无线新品都使用了27MHZ的工作频率。随之而来的是抗干扰性能和稳定性的提高。我们在实际测试中,已经感受到了提高后的工作频率带来的效果。例如在干扰源众多的办公场所,鼠标十分稳定,没有受到任何有效干扰。同样的,改进后的无线技术也使得无限距离得到演唱。我们在相距3米左右的两个工位进行测试,鼠标信号同样良好,指针迅速,敏捷,准确。
在罗技MX700诞生后,人们都很满意他的信号传输能力,但是由于功耗的加大,不得不采用了不太理想的充电设计,同时对使用也造成了时间上的限制和使用习惯的影响。
微软使用改进后的无线技术,同样会面临这种问题,但是另一个创新的到来解决了这些麻烦。那就是Smart Receiver的诞生。微软官方称,这种技术的应用,改进了传统的电波发射和接受的方式,有效减少了耗电量,使得同样的电池由原来的3个月使用时间增加到了6个月。同时,新技术的使用大大降低了无线技术的延迟时间,使得鼠标的反应变得更加灵敏。除此之外,新智能无线接收器的出现也让鼠标变得更加灵敏,因为它可以更好的进行信号接收,使得发射源对电压的要求变得不再苛刻。
需要特别介绍的是微软独特的电池使用设计。它可以让鼠标在一节电池供电的情况下正常使用而性能不受任何影响。这样的好处是什么?更加节约的使用,以及由此带来的更好的手感,重量,适应性。那些厌恶沉重鼠标的人们可以高兴的拆掉一节电池来减轻重量,而喜欢份量的朋友也可以依靠电池来增加重量让自己感到合适。这种巧妙的设计和创新的综合结果,就是让新一代微软无线鼠标获得了更长的使用时间,以及更加灵敏的反应,而相应的也必将带来电路设计的复杂化。从下面这张图中,我们就能看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