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输出功率,是计算机开关电源的最重要参数,也是一个最难以量化的指标。最常见的就有“额定功率”、“输出功率”和“峰值功率”三种说法。由于没有固定的计算公式,导致现在市面上关于电源功率的说法很乱。很多劣质电源虚标功率混淆视听,或干脆用峰值功率代表实际功率,误导消费者。
其实,我们经常提到的电源的功率,一般指的是电源的额定输出功率。在电源的铭牌上,标注的功率也应该是额定功率。额定功率是电源厂家按照INTEL公司制定的标准标定的功率,可以表征电源工作的平均输出。输出功率则是指环境温度为常温(室温25度左右,电源内部温度50度左右),电压范围200V~264V时,电源长时间稳定输出的功率。电源实际工作时,输出功率并不一定等同于额定功率。按照INTEL公司的标准,输出功率往往是额定功率的1.3到1.6倍。至于峰值功率,是指电源短时间内能达到的最大功率,通常仅能维持30秒左右的时间,这个参数的实际意义并不大。

那么作为最终消费者如何拨开电源上的种种功率迷雾,考察一个电源的真正功率?这里我们可以根据Intel 公司的电源标准判断出电源的大致功率是多少。电源功率的主要参数,是各路支流输出的最大输出电流值,这个值在电源铭牌上可以看到,把标注的各路输出与Intel的功率标准进行对比,我们就可以判断出电源的额定功率大致是多少。
目前市面上的电源标准有两种版本:ATX 2.03和ATX 12V版,现在的P4电源就是ATX 12V标准。不同的版本,电源功率的标准要求也是不同的。下表是两种不同标准的对比:
1、标准200W电源的各路输出:
ATX 2.03标准 |
ATX 12V标准 |
输出电压 |
最大输出电流 |
峰值输出电流 |
输出电压 |
最大输出电流 |
峰值输出电流 |
+5V |
21 |
|
+5V |
21 |
|
+3.3V |
14 |
|
+3.3V |
14 |
|
+12V |
8 |
10 |
+12V |
10 |
12 |
-5V |
0.3 |
|
-5V |
0.3 |
|
-12V |
0.8 |
|
-12V |
0.8 |
|
+5VSB |
1.5 |
2.5 |
+5VSB |
1.5 |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