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S端子的连接原理
要说清楚S端子信号原理是个十分复杂的事情,如果读者朋友不感兴趣可以直接跳到文章后面去阅读应用类内容。下面我就尽最大努力用尽可能简单的语言把S端子的实现说一说。
S-Video连接规格是由日本人开发的一种规格,S指的是“SEPARATE(分离)”,简单地说,S端子的原理是将“COMPOSITIVEVIDEO信号”中的“Y(亮度)”和“C(彩度)” 隔离传输,减少影像传输过程中的“分离”、“合成”的程序,藉以求得较理想的画质。
我们知道:电视机的影像信号是靠着电视摄影机不断扫描所重现的画面,每个画面共有525条扫描线,扫描的速度是每秒三十个图框(NTSC制),为了避免电视画面的闪烁,电视画面的扫描实际上是采用奇偶两个图场交织扫描而成,所以一个图框实际是包括了两个图场交错而成。换算起来,每秒钟电视机实际上共扫描了262.5×60=15750条水平扫描线,NTSC系统的水平扫描频率15.75KHz就是这么算出来的。为了要能传送电视摄影机扫描下来的影像信号,Video信号大约需要4.2MHz的频宽来记载影像信息,远比Audio信号所需要的频宽要来的高。事实上彩色影像信号是由R、G、B三种色信号组合而成的,经由其中不同比例的搭配以组合成各式各样的颜色,这三种信号我们称之为色度信号(C信号)。除了色度信号之外,彩色影像信号还包括了亮度信号(Y信号),亮度信号代表了影像的亮度变化,亦即相当于黑白影像的亮度细节。
虽然,构成图象至少需要3个信号(一般是亮度信号与两个色差信号)。但广播电视信号是需要远程传输的,而且收端不可能用3个接收机来分别解调这3个信号。因此,必须将这些信号“复合”在一起,调制到一个高频在波上发送。但是电脑和电视连接不需要考虑远程传播问题,因此它可以不必将亮/色(Y/C)信号混合,因此采用Y/C分离输出的S端子由于减少了色度副载波对亮度信号的干扰(亮度信号是清晰度的最重要表现)的清晰度必然比RF或AV有所提高。因此,从硬件角度考虑,S端子需要具备五芯信号,两路视亮度信号、两路视频颜色度信号和一路公共屏蔽地线共五条芯线组成(实际上还有与其配套的亮度、色度分离器)。从其结构不难看出,它是用来将亮度和色度分离输出的设备。这种设计主要是为了视频节目复合输出时的亮度和色度的相互干扰。
如果看不明白上述叙述,我们再从其他角度来理解。前面说过:现在实现电脑连接电视的途径有三种方式,(1)中的视频连接由于只有2路信号,只能传输Y、C混合的影像信号。两路信号压缩到一起必然引起明显的干扰,这也促使这种连接方式逐渐跟不上人们挑剔的要求,濒临淘汰。(2)也就是我们上面叙述的Y/C分离输出方式。从笔者的应用角度来看,同样环境下采用AV视频输出效果明显不如S端子优秀。至于15针R、G、B模式的(3)种联结现在是计算机的标准连接方式,自然在效果上是最顶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