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造成了上海CeBIT今天的处境?主办方德国汉诺威全球公司全球董事总经理尚博格解释说,
CeBIT展一直是信息通信行业的一面镜子,今年亚洲
CeBIT展的平稳发展也正预示着目前信息通信行业处于缓慢复苏阶段,没有明显的发展。
这种提法不无道理,尤其是今年国内通讯行业呼声最高的3G网络迟迟等不到下文,使很多摩拳擦掌想藉此放手一搏的厂商没办法在本次展会上得以施展。相对于3G,还有一些原因也非常值得大家关注。
一直以来,人们喜欢这样评价CEBIT,称它是“行业的一面镜子”。的确,每年三月份在德国汉诺威召开的CEBIT大展吸引全球大多数IT及相关厂商前来参加,参展观众达几十万人。CEBIT作为一个展会品牌全球闻名,但复制到上海的CEBIT情况又是怎样呢?与德国“原版”相比,上海版的CEBIT无论从名气,到规模,到主办方重视程度,都没法相提并论,而参展商的数量及对上海CEBIT的期望也并不很高,国际知名企业很少选择它作为向用户首次展示新品及新技术的场合。我身边好多参加过前几届上海CEBIT展会的圈内朋友都抱怨展会上实在没什么可看的。尽管顶着CEBIT的光环,尽管每年大家仍然期待,仍然关注,但是一次一次的失望后,大家也不再对上海版CEBIT抱多大期望了。时下流行一句话“吐着吐着就习惯了”。也许这也是很多玩家对上海CEBIT的感受吧?所以,上海CEBIT这面“镜子“虽然贴着全球知名的洋品牌,从质量上来却只是低劣的仿制品罢了。
看着上海CEBIT,又不禁想到了今年已经停办的COMDEX和在上海另一个IT展会CES。COMDEX前两年也在北京召开,但效果也是一年比一年差,上海CES作为这两年新兴起的专门面向消费电子产品的展会,没准儿命运会比前两者好些。我们看到,世界最大的几个IT展会主办商都愿意选择把其招牌展会在中国“余热”一把,想来也许都是看中了中国巨大的潜在市场吧。
可是说到底展会不是快餐连锁店,只要东西好吃在哪开人都愿意天天来捧场。影响展会这东西的因素有很多,办的太频太杂是肯定不行的,否则就有圈钱之嫌吧?
另外,展会就怕时间相近,IT厂商自然也不太乐意挨个热闹都去凑。就比如今年吧,6月初在台湾要举行computex,相比之下,上海CEBIT的诱惑力就小多了,相信很多硬件厂商都憋着在台北发布新品呢,也就对上海CEBIT视而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