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频,一个DIY市场永不乏新的话题,尤其是在AMD平台上,似乎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随着Athlon64处理器在DIY市场上的热火,超频更已成为AMD Fans的常用方法,用以提升处理器的性能,最大限度的压榨CPU的潜力。日前,VIA威盛科技携手国内最大的指质电脑专业媒体《电脑报》举办了一场“K8之巅 谁与争锋”全国超频大赛,3月26日下午,超频大赛总决赛在北京天鸿科园大酒店3楼鸿运厅隆重举行。

据悉:本次大赛总决赛共从初赛、复赛中选拔出了6名选手最终决胜,而大赛所用硬件环境,为处理器是统一编号的Athlon63 3000+,主板为华硕A8V-E Deluxe主板,内存、硬盘、显卡、电源不限,而在散热器上,除了一名使用风冷设备选手以外,各选手都使用里自备的水冷设备。而笔者从组委会获悉:为了能难住这些超频高手,组委会刻意没有挑选那些很能超的处理器,而是尽可能选择的平时超频性能一般的3000+,一般只能上到230MHz外频左右。

这6名进入决赛的选手分别来自祖国各地,在先期的预赛中,他们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笔者和一名来自南方的选购闲谈,还是学生的他显然对超频有着近乎疯狂的执卓,他完全依靠自己制作的水冷系统,使用三个12厘米的巨型风扇散热,依靠一个巨大的塑料水桶工作,是5名选手水冷设备中最夸张的一个。

在宣读完了比赛规则之后,选手用抽签的方式分别抽取到了自己的处理器,然后在华硕A8V-E主板上实战起来,这个过程大约持续了90分钟。超频最终以Super π能否顺利跑完400万位为准,并以最终成绩排名。

最终,来自福建福州大学的杨东华取得了这次比赛的第一名,他的最终超频成绩为266MHz外频,而A64 3000+的倍频为9,因此他的最终超频成绩,将实际频率为1.8GHz的3000+超到了266MHz x 9倍频 = 2.39GHz,超频幅度达到33%,超频后Super π的400万位的成绩为3分07秒。而戏剧性的是6名入围选手中只有杨东华使用的是风冷设备。
虽然这个成绩与国外的动辄300MHz外频以上的超频性能相比并无多少优势,但考虑到选手使用的仅仅是风冷设备,并没有那种夸张的液态氮等,加上使用的CPU体质都极一般,并不是特别能超的类型,在这样的环境下能有如此表现已属不易。
超频过程中华硕A8V-E Deluxe表现出来了出奇的稳定性让选手称奇,这款产品基于VIA K8T890芯片组,K8T890是VIA首款采用了PCI Express接口的产品,而且全面支持于Socket 754/939/940处理器。其搭配VT8237R南桥,无论从功能还是从性能角度考虑,都是一款高端强势产品,本次的超频大赛总决赛使用这款产品作为超频平台,对其品质和功底无疑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