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考古一直是一项艰难而又科技含量很高的工作,能代替人在水下工作的机器人将使水下考古更为便捷。近日中国第一条可用于实际应用的仿生机器鱼于12月5日正式宣布研制成功。
这台外形酷似活鱼的机器人在今年早些时候曾出色地辅助考古专家对福建郑成功古战舰遗址进行了水下探测。仿生机器人,外表似鱼。在用来向技术鉴定专家展示实验的北京一处公共游泳池,记者看到,技术人员通过一个手掌大小的遥控器和一台计算机,对身长1.23米,通体色泽亮黑,外形逼真的机器鱼发号各种指令。水间的机器鱼自由灵活地穿波逐浪,载沉载浮。如果不是头部上方一个显眼的白色圆顶GPS导航天线,水中的机器鱼令人真假难辨。负责“SPC-II仿生机器鱼”项目研究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王田苗说,这条机器鱼由动力推进系统、图像采集和图像信号无线传输系统、计算机指挥控制平台三部分组成,主要制造材料为玻璃钢和纤维板。它的最高时速可达1.5米/秒,能够在水下连续工作2至3小时。
今年8月,科学家曾使用这条仿生机器鱼对福建东山海域郑成功古战舰遗址进行了水下考古探测试验。机器鱼对4000平方米的水域进行了摄像考察,有关图像即时传送到水面指挥部。在两天的实验中,机器鱼累计在水中工作约6小时。这是中国考古工作者首次利用机器人辅助水下考古工作。
据悉,经过上亿年进化的鱼类在推进效率、灵活性、可操纵性等方面,具有超越任何人造水面和水下运载器的优越性,一直为仿生科学家所关注。目前许多先进国家都十分重视鱼形机器人的研究,美国和日本都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中国的一些科研单位也致力于相关研究。但总体来说,上述研究大多还处于理论探索和实验阶段。“SPC-II仿生机器鱼”于1999年开始研制,技术和设备全部实现国产化,并取得多项技术专利。
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学研究中心负责人表示,该机器鱼航行速度能满足水下考古探测要求,操作简便,灵活性好,对环境扰动和破坏性小。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潜水员风险。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谭民表示,经过进一步完善,鱼形机器人不仅可以用于水下考古、水中摄影、探查狭窄水道、测绘海底地形地貌,还可进行水中养殖和捕捞,并作为水下微小型运载工具,在抢险搜救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近日,日本曾成功研制了机器尾鳍,帮助受伤的海豚重返大海。看来水下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各国关注,不但帮助人类探索世界,也帮助动物重返自然,希望科技的发展都能摈弃给自然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使世界更加健康,和平。